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7日讯6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医疗保障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市中区医保局副局长龙伟,市中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孙思华,市中区矿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艺云和市中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副主任、待遇审核科科长李雷雷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伟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市中区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推进保障提质、改革赋能、服务升级,推动群众医保获益达到新高度。

聚焦精细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严格执行居民医保“最低缴费标准”,精准落实60至69岁居民参保减半、70岁以上居民全免费的参保缴费政策。对四类人群(特困、低保、返贫致贫户、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参保全额资助,实现“应保尽保”。聚焦有效参保群体,坚持落实政策、优化经办、加强宣传、数据赋能四力齐发。突出做好在校学生和新生儿、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不断提高参保扩面的精准性和普及性。开展“百名医保明白人”培训活动,持续提升业务经办能力和医保工作效能,在群众身边培养一支“一口清”“问不倒”的医保服务队伍。切实做好“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围绕群众需求,务实开展“局长科长坐窗口”活动。面对面接待企业、群众咨询,现场答疑解惑。自开展以来,组织实施“局长科长坐窗口”活动14次、“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31次。在区医保经办大厅推行“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服务流程,由原来按业务分散的“多窗分散受理”转变为“进一扇门、取一个号、一窗通办、一站服务、一次办好”的服务模式。同时,实行“午间不断档,周末不打烊”值班制度,满足不同群众差异化需求,力争为群众提供最满意的医疗保障服务。

聚焦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医保待遇水平。持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行省内就医“零手续”、省外就医承诺制,实现群众异地就医报销“零跑腿”。搭建“四位一体”意外伤害住院即时结算服务体系,出院即可直接联网报销,截至5月底,联网结算1467人次,报销892万元。对于医疗费用总额5万元以上的报销申请,设立手工审核大额医保费用绿色通道,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结算缩短为3个工作日办结,大大提高了群众对医保工作的满意度。在市中区人民医院设立门诊慢性病管理中心,实现了患者办理门诊慢性病病种申请、鉴定、就诊、开方、审核、结算、交费、取药及政策咨询等各类门诊慢病业务“一站式”服务。率先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自试点以来,共受理申请875人,评估通过612人。核定通过的长护险定点协议机构23家,覆盖全区,为参保人员提供失能评定和照护服务。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在职职工年度起付标准以上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支付限额为4500元,退休人员为5500元。

聚焦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医保服务水平。通过标准实施应用,推动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下沉,实现全区214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标准化运行、同质化管理,区—镇(街)—村(居)医保经办机构全覆盖。为进一步提高参保职工就医购药便利度,市中区分批纳入互联网门诊统筹药店,其中首批纳入的2家试点药店已经开始实际结算,切实提高了参保职工门统药店互联网问诊购药的便捷性和体验感。针对基层医疗保障服务供给不足、医疗保险不平衡、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枣庄市市中区医保局通过实施医保基层联动服务标准化工程,实现“政府主导、医保主抓、部门协作、基层操作、全盘运作”的“大医保”工作路径。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