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北分局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中表现突出,连续3年获市县级表现突出集体荣誉。

近年来,常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北分局以“内强素质,外控风险,精准执法,主动服务”为中心,以大练兵活动为抓手,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练素质、练作风、练业务、练技能、保廉洁,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不断以高精尖队伍打造高品质生态,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制”赋能,绘好执法练兵“作战图”

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领作用,在滨江、城区、空港、孟墅4个环保所探索建立“党建+生态环境执法”党建工作模式,在环保所建立党小组,开展党建标准化建设,把党组织战斗堡垒移至执法第一线,切实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相关处室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省厅“543”工作法、现场执法“八步法”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长抓规范执法、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推行月点评、三级法制审核、基层环保执法考核制度等系列制度,有效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不断提升执法质效。强化能力保障。开展“以训强能、以训促战”系列培训,邀请专家、业务能手等授课,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实操演练”三种方式,多角度多维度提升业务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双随机”检查、环境违法案件查办等工作,引导执法人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练兵备战的能力。

齐抓共管,提供坚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环境监管全覆盖,环境违法“零容忍”。在大气、水、危废、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等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震慑作用,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聚焦大案攻坚。印发《关于成立新北生态环境执法重案组工作方案》,成立区级生态环境执法重案组,实行“一案一组”;不断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间的联动配合,完善行刑衔接共享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大案要案。细化工作举措,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三年来移送公安案件130起,办理大案要案113起。聚焦联防联控。深化部门和地区的合作交流,与区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机制,与江阴临港等地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建立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协同处置等制度,为着力培养理论通、技术精、擅执法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正创新,高位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水平

筑牢非现场执法基础。按照“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的要求,持续推进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设备等技防建设,积极推动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强化科技装备应用。利用红外气体泄漏热成像仪、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装备,广泛实践以非现场、低介入为优先选择的执法监管方式,大幅提高执法监管效能。优化部署执法力量。以查处大案要案、领导交办和集中信访的重点案件为主,深入调查研究行业企业、治污设施等环境共性问题,集中调取精干执法资源,确保高效完成重点任务和重点案件办理。

主动作为,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实施差异化监管。坚持执法帮扶“同向发力”,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将正面清单企业扩容翻倍,对84家正面清单企业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进行日常监督,做到“无事不扰”。依法落实“免罚轻罚”。遵循“包容+审慎”原则,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对部分情节轻微的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让企业在“有温度”的生态环境执法中,获得容错支持和发展空间。坚持“寓服务于执法”。编制《企业服务手册》;连续三年“执法+服务”双并行,对300余家苗圃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开展帮扶提优。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由第三方开展环境问题诊断和修复,动态跟踪企业环境治理全过程;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召开培训及座谈,协调解决环保问题,落实助企惠企政策。

下一步,常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北分局将始终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作为,不断提高执法队伍履职能力和技术水平。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