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刘小绫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多媒体融合的水土保持科普展示厅、水土保持宣传广场、人工模拟降雨与水土流失过程演示系统和配套讲解、导视、展示等标识牌……”6月26日,记者在位于孔雀乡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看到了不同的功能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乐至县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2018年正式启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经过三年的建设,园区在2021年被评定为“四川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创建成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在已有的田间水土保持工程与设施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建成以“科普教育型”主体特色,兼顾治理示范、科研观测、观赏游憩等综合功能。

“孔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在孔雀小流域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坡改梯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产业开发工程,在坡面水土保持、河道整治与河岸景观提升、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和特色生态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益。”乐至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办公室主任李吴兵介绍说。

据了解,孔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403.63 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69.08 公顷,功能拓展区面积334.55公顷。核心区划分为水土保持交互体验展示区、滨岸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区和水土流失科研监测区4个功能子区;功能拓展区分为社区水土保持与特色产业培育区、水土保持经济林示范区、水土保持景观植物培育区、水土保持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区、生态休闲文旅区5个功能子区。

“目前,园区植被覆盖率达79%,生态环境良好;园区内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良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园区常年向广大市民群众免费开放,初步形成良好的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氛围。”李吴兵介绍说。

争创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对乐至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集中展示和充分肯定,是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和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尝试。下一步,乐至县将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西南紫色土区“科普教育型”水土保持知识普及、水土保持技术展示和水土保持法规宣传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