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6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文旅行业深入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注重强基固本,坚持重心向下,抓基层、打基础,牢牢守住文旅行业安全底线,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旅游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一是压实安全责任,织牢织密文旅行业风险防范责任链条。建立局班子成员和机关处室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年度安全生产任务“两个清单”,督促照单履职,实现文旅行业安全管理隐形责任显性化、宽泛责任具体化、粗放责任精细化。出台《文旅行业分类分级安全生产检查暂行办法》,建立市区协同、属地管理、权责一致、协作顺畅的督查检查责任机制。动态调整文旅行业隐患自查和检查“两个清单”,下发工作通报、提示函400余份,把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和最小工作单元,压实文旅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管理,织牢织密文旅行业风险防范责任链条。

二是强化闭环管理,精准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创新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突出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标本兼治深化文旅行业违规动火作业、违规边营业边施工、违规占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和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消防设备设施损坏停用缺失、涉山涉水景区防汛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上半年,市文旅局出动督导检查人员700人次,检查文旅单位400家次,督促整改隐患1280个。

三是强化风险管控,推动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指导文旅行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动态更新安全风险,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推进文旅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向广度和深度“双拓展”、能力和质量“双提升”。上半年,全市文旅行业共辨识管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4万余个,加快推进文旅行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文旅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宣传主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示范性应急演练、安全预警提示、线上安全知识竞赛、线下安全技能大赛等活动,积极营造从业人员、市民和游客关注文旅安全、提升安全素养、提高避险逃生能力、参与风险防范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参与线上安全知识竞赛3万余人、线下技能大赛4000余人、市级示范性应急演练17场次。

当前,正值汛期,暑期将至,伴随着汛期、暑期、旅游高峰期“三期叠加”,各类安全风险加大。周卫民就暑期旅游安全做如下提示:

一是关注外出旅游安全。提示市民和游客不要前往未开发或未正式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野游”和探险游,严防迷路被困、无手机信号或遇突发情况给自身带来安全风险。提醒自驾游和自由行游客要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合理安排行程,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酒后驾车,行车注意礼让,乘车系好安全带,确保自身出行出游安全。

二是量力而行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市民和游客参加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时,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刺激,参与活动前请仔细阅读相关安全和健康提示警示,主动规避风险行为,拒绝参加无合法经营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高风险旅游项目。

三是安全选择暑期露营地。市民和游客暑期露营时,请选择有安全保障、合法合规经营的露营地进行露营旅游活动。露营要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泄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严格遵守野外用火、森林防火、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和露天烧烤等管理规定,不在危险地段停留,如遇强降雨、大风、雷电、冰雹等极端天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立即撤离,确保自身安全,如遇险情,及时拨打报警救援电话求救。

四是高度关注旅游目的地天气状况。6月以来,北京市多次发布大风、雷电、冰雹、高温、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预警,暑期、汛期出游应及时关注天气状况,掌握必要的户外旅游安全知识,及时查看气象预报预警,做好安全防护。在涉山涉水景区游玩,要重点关注崩塌、泥石流、滑坡、陡墙倒塌、山石坠落、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险,遇强降雨天气不要前往滩涂、河道、山洪沟道、山脚等危险区域停留、游玩或露营。在室外如遇雷电、冰雹等天气,要迅速进入建筑物内,尽量避开大树、高塔、烟囱、电线杆、广告牌等高耸物,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楼顶、水边或空旷地带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