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360行,行行出状元,要是能在一个行业深耕的话,那早晚能有一定的成就,这不在深圳的大芬村,就有一群人常年以画画为生,但他们不是用自己的创意作画,而是临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群人都在临摹梵高的画作,其中的领头者名叫赵小勇,他在28年的时间里临摹了快10万幅梵高画作,这些画作卖到了世界各地,给他带来了千万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不少人称他为“中国梵高”,但深究其身份,发现他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那他是怎么翻身成为一个职业画师的呢?

«——【·有绘画天赋的穷苦孩子·】——»

赵小勇,1972年降生于湖南贫困农家,他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而家里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作为家里老幺的他自然就有了多人疼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疼爱归疼爱,同时家里人也希望他有一天能出人头地,靠着知识改变命运,因为家里的哥哥姐姐在读书方面都不太擅长,后来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辍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赵小勇就承担着全家人的希望,不过赵小勇在学习方面也提不起兴趣,反而对绘画情有独钟,平时他就喜欢到处画画,上学后接触了美术课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但凡美术书上有的内容,赵小勇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画下来,这种天赋可是别人可望而不可求的,很快,老师也发现赵小勇在这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便找到他的父母说清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老师有意让赵小勇的父母培养他的绘画天赋,但以他家的经济条件,实在是供不起这个烧钱的爱好,而且他们世代种地为生,对画画也是一窍不通,万一找不到合适的老师,那将来也是一场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赵父还告诉老师赵母近期也患了病,一家人都在为钱想办法,也不想让赵小勇继续上学了,听到这里老师也明白了他们一家的困境,也就不再勉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赵小勇在初一时就辍学了,也就是说现在的他只有小学学历,不过辍学后的赵小勇并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空闲的时候就会对着周围的一些景物写写画画,毕竟这是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方式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赵小勇的母亲还没好起来,父亲也一朝瘫痪在床,这下家里的顶梁柱彻底塌了,那时只有15岁的赵小勇只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兜兜转转之后,他来到了深圳这个大都市,城市里繁华的一幕深深震撼到了他,不过眼前最要紧的就是找到一份能够谋生的工作,可惜工作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没了路费的他只能露宿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经转折,他终于找到了一份陶瓷厂的工作,尽管里面的工作很辛苦很累,他的内心却非常高兴,这意味着他有能力养活家人,不过他也没有放弃画画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往大芬村学习·】——»

后来他又接连换了几份工作,也和不少外地工友结为了好友,就在他兢兢业业赚钱养家的时候,机会也降临在他身旁,有一天,一位与他关系要好的同乡无意中提到了一个叫大芬村的地方

对方表示那里聚集了许多画家,他们以绘画为生,也许那里能为赵小勇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这番话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赵小勇心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开始憧憬着在大芬村的生活,那里或许能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带着这份希望和梦想,赵小勇决定踏上前往大芬村的旅程,去追求他心中的艺术之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1996年,赵小勇去往了大芬村,里面琳琅满目的油画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这些油画还都是临摹的世界名画,里面的一个人还告诉他们,要是临摹的很像的话,那这幅画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里,赵小勇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靠着这种方式来发家致富,于是他辞去了工作选择到大芬村学习油画,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油画,刚到大芬村的时候他只能跟着别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他也知道了全球约70%的知名油画临摹作品都来自大芬村,而且油画销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亿幅,在众多复制品中,梵高的画作尤其受到追捧,许多富有的收藏家愿意为这些作品支付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大芬村能受到众多买家追捧是因为这些油画并非机器制,而是通过手工临摹的方式精心制作而成,与机器印刷品相比,它们拥有独特的质感和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这些画作大部分都是出自农民工,他们不懂绘画技巧,也不懂什么色彩方式,只知道怎么画能赚更多钱,老板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罢了。

这些农民工选择这份工作,主要是为了谋生,而非对艺术的热爱,然而赵小勇却是个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他人相比,他更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倾泻在画作中,这样他的画就比其他的画多了一丝感情,而且绘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从小以来的梦想和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接触油画的时候,赵小勇每天都和其他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每天的生活就是画画,结果最终他用了半年就掌握了油画的技巧,把别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师之后,赵小勇尝试着去卖画,但遗憾的是,他的画一幅也没卖出去,对此他感到很沮丧,也产生了自我怀疑,难道当初会绘画的坚持都是白用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摹梵高·】——»

后来在一位同行的提点下,赵小勇才知道当前市面上大家更倾向于购买梵高的作品,这下赵小勇就找到了方向,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就买了一本梵高画作集锦,并把自己关进屋子里研究梵高的画作

为了能够彻底研究清楚,赵小勇经常奋战到深夜,有时就算到了深夜也依然在画画,时间一长,他对梵高的绘画技巧也就掌握了十之八九,接下来就到了正式实践的时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把自己这些日子里创作出来的画作拿出来卖,一开始同样是没有人买,后来才逐渐有了销量,赵小勇也趁热打铁开了一家工作室,还采用了薄利多销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美的画作加上低廉的价格,让他的工作室很快就大受欢迎,赵小勇也越来越忙,后来还特地招了几个员工一起临摹梵高的画作,在临摹的过程中,赵小勇似乎也与梵高进行了一场跨世纪的对话,明白了当时梵高在创作这些画时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一位香港商人来到了大芬村,见到赵小勇的画后顿时就被吸引住了,以他的功底水平,这些画一幅说不定在外面就能卖到几百元,可在这里只需要一百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商人就先买了两幅,过了几天后又告诉赵小勇他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给他提供20幅画,赵小勇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机会到了,所以除了员工以外,他还拉上全家人一起出动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边临摹画作,一边指导哥哥姐姐作画,后来他们的技术突飞猛进,只用20多分钟就能临摹出一幅梵高的画作,也因此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任务,这个月他赚了将近一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工作室的生意越来越好,有时候一个月甚至能卖出2000多幅,他的名气也逐渐打响,迄今为止,赵小勇的工作室已经创作了几万幅梵高的作品,光是《向日葵》,赵小勇就画了差不多两万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落差开始转型·】——»

尽管他的售价低,但每月的销量足以给他带来千万的收入,生活稳定之后赵小勇的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去荷兰看看梵高的真迹,看看自己的画作和真迹到底有什么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得知他的想法后也给予了支持,于是在2014年,赵小勇去往了荷兰,当亲眼见到梵高真迹的那一刻,他发现这些年自己临摹的画作与真迹相比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幅画在色彩光影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不少人却追捧自己的临摹作品,博物馆之后的一幕更是深深刺痛了他,原来他发现自己的临摹作品在当街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荷兰,这幅画能卖500欧,可自己卖出只是以一两百的价格,而且他以为自己的画作会拿到专门的工作室去卖,没想到却是被摆在街头当街售卖,如此强大的落差让他说不出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深深刺激到了他,回国之后赵小勇不再专注于临摹梵高,而是开始自己作画,画一些原创作品出来,而常年的临摹也让他的技术突飞猛进,工作室也不再以贩卖梵高画作为主,更多的是赵小勇的原创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再临摹之后,赵小勇画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幅画有时能卖到万元以上,这就是对他的肯定,对此他也感到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他以外,大芬村还有不少人在临摹画作,如今已经发展到8000人,将来或许还会有更多,但我们相信,这些人会用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

«——【·结语·】——»

赵小勇临摹梵高画作半生,用这身本事养活了家人,没想到到头来却发现都是错的,这种落差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好在后来他专注起自己的原创作品,如今转型成功的他应该也不再感到沮丧难过了吧。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学人:中国“梵高”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周末:“中国梵高”与梵高有多像?大芬村、印象派,同一底层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映象新闻:临摹10万张梵高名画的湖南民工见到真迹后却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