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天空依然阴雨绵绵,连日来的降雨没有阻拦生活报青年志愿者们火热的心,不到约定时间大家已纷纷赶到集合地点。据悉,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爱心助学活动已持续17年,共捐助近千名特困学生,今年预计捐助近100名特困学生。22日的活动,是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2024年首次进行助学活动,活动当天有3名困难学生接收了助学金和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望困难兄弟

22日早上9点大家在集合地点集合,“我们怕下雨出门堵车,还怕孩子等着急了,所以都早出门了。”虽然身上被淋湿了,但是志愿者代表于立凯依然笑着和记者说。管理员刘长宏代表团队启用团队助学、助残爱心捐基金,到超市采购了慰问品豆油、大米、鸡蛋、鲜奶等送给孩子们。”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感恩地告诉记者。

小星(化名)和小睿(化名)是一对小哥俩,哥哥小星是一名视障人士,但是他一直坚持读书不放弃自己,今年高中毕业的他被济南特殊教育学院单招录取成为一名准大学生。弟弟小睿则准备上初三,他一直学习很努力,从不让父母操心。志愿者肖玉华将给小睿的小组帮扶金400元交到他妈妈手里,志愿者张丽将小组帮扶金500元交给小星。

除上帮扶金外,志愿者团队考虑到小星的特殊情况,还单独为他送上了一千元奖励金,奖励他自强不息考入大学。队长田桂玲代表团队把一千元交给考入大学的小星,小星惊喜不已,“到了大学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的,以后学到本领让父母和弟弟生活得更好”。志愿者李承洲奖励给考入大学哥哥100元,志愿者肖玉华为哥俩带去一桶豆油,“希望他们这个家庭能够越来越好。”

探望15岁患病少年

从小星和小睿家出来后,志愿者们又冒雨来到了15岁的小书(化名)家中。小书今年初三了,他患有医学难症软骨炎,与双腿肢体残疾并患有肠癌的父亲靠低保金生活在租住的房子里,生活的艰难让小书更加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排名前六。

志愿者程丽为小书提供“一对一帮扶”助学金400元,当程丽将帮扶金交到小书手中时,小书激动地一直说着“谢谢”。看着不善言辞的少年,志愿者们温声和他交谈,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来回报帮助我的人。”

坚持助学17年

据悉,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爱心助学活动已持续17年,共捐助近千名特困学生,今年预计捐助近100名特困学生。此次助学是今年生活报青年志愿者的第一次助学活动。

队长田桂玲介绍,爱心助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6+1”模式,即六个人捐助一名学生,捐助者每学期拿出50元,就可以帮助一名困难学生;还有“1对1”“2对1”等多种模式,根据捐款人的自身条件来决定。另外,团队还为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设置了月捐方式,志愿者可通过月捐的形式帮助学生。如果您也想帮助孩子,奉献一份爱心,请随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17800590268。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刘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