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对“河北涿州张飞庙管理混乱”一事进行了披露,而当地相关部门对群众投诉和媒体反映问题不仅置之不理,反而对问题反映人大加调查,人为干预,意图达到“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效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要反响。下面,先看下这篇最初发表在今日中国网(该媒体迫于压力已将稿件删除)上的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燕赵大地,山青水碧,历史底蕴厚重,又毗邻京津、雄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河北各县市积极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全方位发力,打造了一批精品景区,成为了河北各地文化旅游的名片。但随着文旅事业的繁荣,也有部分地方文旅资源管理混乱,出现了让人遗憾的问题,给当地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当地的旅游声誉大打折扣。
近日,栏目组接到河北涿州当地群众投诉:反映涿州市桃源街张飞庙管理混乱,让人堪忧。
6月24日上午,相关工作人员开车来到张飞庙大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门外面南侧,张飞“肉铺”和“熟食”摊位,似乎已经风吹日晒的有些破烂不堪,上面落满了尘土,除了一个秤钩,并未见到任何“肉”,后面则堆满了木头杂草等杂物,让人心生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售票处和检票处只见到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进入庙门,迎门可见“三爷”像面门而坐,两面各三座礼炮,正对大门,令人心生恐惧,游客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大炮“轰掉”的感觉;售票处西侧挂着一支雨伞,地下听着一支小孩玩的滑板;对着售票处是销售各类香的摊位,亦未见一人;卖香摊位后面靠摆着很多搞卫生的工具,小推车上放着一只破烂的碎料桶,也不知是何用意。斜靠彩钢棚(卖香摊位)的铁梯子下,落满了树叶;北面停放着一辆裸满尘土的公交车,也似乎很久未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进入北门,发现背面墙上标有“安全通道”字样,地上摆放着一支消防用的铁箱子,下面已经锈迹斑斑。
大店门口香炉里堆满了香灰,可见香火之盛的程度。
11时47分,从张飞庙里出来,大门口的那位女性工作人员,正在售票处里吃东西。
在售票处张贴着一块价格公示单格外醒目:
单筒礼炮鸣放仪式
收费标准:150元/60响
连排礼炮车鸣放仪式
收费标准:200元/5分钟
对此,很多热心游客表示了不理解:
一、作为历史遗存,张飞庙是历史和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怎么能允许私人用来做收费挣钱的工具呢?(据售票处工作人员说,张飞庙属于“私人景点”,这门票和香火钱等款项,去了何方?做了何用?有没有财务公开和审计?)
二、作为正规收费景区,大门口售票、检票、安保都是一个人,在财务监管设置和安全管理方面是否合理?
三、既然是收费参观,游客花钱买了门票就看这些杂乱无章、尘土满身的东西吗?
四、管理者将大炮对着大门,考虑过游客的感受吗?
五、鸣放礼炮收费标准是哪里出台的?是否经过了价格听证会和公示?
六、栏目组工作人员将张飞庙问题反映给了桃源街办事处,至今也没回复,是对媒体监督漠视,还是对公民诉求习惯性的置之不理?
栏目组将对此事进一步关注。

这篇文章从写作手法到写作内容都可以明显作者作为老媒体人和社会公益人士,还是颇具社会责任感的,只是不知何故,涿州当地相关部门会对此简单舆情出此下策应对呢?安徽滁州“毒河”舆情事件依然历历在目,法人警醒!莫非涿州张飞庙这件小事也要“小事拖大,大事弄炸”(事后地方领导的自责之语)吗?到最后给当地领导添堵,给政府抹黑,给人民添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