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日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赴河北省滦平县、河南省虞城县进行驻村实践锻炼,在为期半个月的驻村锻炼中,驻村记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记者的报道展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将陆续进行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李爽 人民网 施云娟)好山好水出好药。白芷、玄参、丹参、紫苑……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中草药点缀在整齐的田垄间。一阵浓浓的草本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走进芒种桥乡梁庄村一处中药材种植基地,管理者杨凤丽告诉记者:“种植中药材投资不高,风险不大,好管理。种植技术并不难,就是需要勤快点,育种、种植、浇水、除草、除虫,按部就班一步步来。”

“白芷是一味中药材,11月中旬播种,来年8月初采收,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燥湿、通鼻窍等功效,也可以用来炖汤、炖肉等。”谈到白芷,杨凤丽滔滔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河南省虞城县芒种桥乡梁庄村,管理员叶惠在查看白芷的生长情况。李爽摄

记者了解到,该乡中药材种植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我这15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白芷,高峰期大概需要将近35个人拔草,工资70块钱一天。”杨凤丽表示,“村民如果把麦子收完了,来帮帮忙也能增加点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河南省虞城县芒种桥乡许庄村,丹参花渐渐开放。李爽摄

在许庄村,农民还将玉米、大豆和丹参套种,实现粮食和药材种植“一地兴两业”,自从种了中药材,村民同时有了种粮和种药的两份收入。许庄村的村民许金功告诉记者,“家里种的药材有玄参、丹参、紫苑,在管理上除了施肥除草,其他的就没啥了,很好种。在玉米地套种中药材,一点儿地都不浪费。”五年来,他就一直在这里种植药材,每亩地年收入上万元。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中草药种植,一方面可以壮大集体经济的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村民的劳动收入。”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驻许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岳曙光说,为了更好地移栽紫苑、玄参、丹参等中药材,村里还会不定期邀请农技人员入村,对种植户开展种植技术的相关指导。

“下一步,依托毗邻安徽省知名药材产地亳州市的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种植种类,促进特色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岳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