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发挥了大作用:有的在每栋楼设置专职网格员,满足日常生活各类需求;有的通过社区微工厂、公益岗,做好就业服务保障;有的开设“老年大食堂”,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更加优质的便民惠民服务,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每一天来来去去的路,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都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点滴之间。党委政府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为民的服务和成效,都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影响因素。因此,小社区能不能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就要不断的思考,进一步的做好基层社区服务工作。

党委政府要延伸基层政务服务半径,将涉及到民生服务的事项一件一件的下放到基层一线去,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群众的事情就近办。各级各部门要将更多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去,建设乡镇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普惠性托育服务中心、城市书房等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实施老旧小区、燃气管道等改造工作,建设口袋公园、文化广场,运行老年食堂,落实健康讲座等志愿活动,让服务在家门口,让幸福在身边。

社区是我家,美好生活靠大家。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来说,要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要搭建起来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请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当中去。要运行“基层协商”的机制,老旧小区怎么改造,物业管理如何改进,背街小巷如何打造,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面对面的沟通,与群众商量着干,汲取群众的智慧,调动群众的力量,也才能更好的绘出基层同心圆,绘好生活优化、美化的风景图。

构建“群众吹哨、社区接单、部门报到”的机制,请群众来点单,通过社区中转的方式,交办给相关的部门去跟踪、落实,确保为民服务针对性更强,精准度更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自然而然的上去了。建立人民群众发现问题的机制,群众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上,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社区真正的托起稳稳的幸福。(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