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火了,太原之火是因为城管在凌晨3:00去清理卖西瓜的西瓜摊,结果在全网火了。实际上通过这件事情,我就有4点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我联想的我们城管人员也属于基层的执法人员,或者基层的城市管理人员。我们的卖西瓜的西瓜摊贩也是普通老百姓,是最基层的。要活着,要吃饭的。这样一个基层老百姓,两个都是基层的,为什么不能共荣共生呢?一个要管理,一个要吃口饭,那么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把它激发成矛盾呢?

第二,城管执法,到底是硬执法还是软执法?到底是说服动员在先,还是强制的暴力在先?这里面有工作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一些执法人员,到底应该是什么在先,以什么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就是我们作为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是否知道哪些地方能够摆摊,哪些地方不能摆摊?哪些地方为什么不能摆摊?为什么能够摆摊?那些可以摆地摊的地方是否合理,或者说是否有消费者有顾客去?人流到底多好?如果是摆一空摊没有人卖,这些地方强制性的计划性的,让摊位在那摆,那等于没有。这就是我就是说,到底是计划性可摆的和市场性可摆的,两个是否一致起来?

第四个我觉得更加重要了,就是我们现在无论是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我们的城管,我们的管是否顺利?我们的管之后,是否能够达到管理的效果?这就是我就是说,我们看似一些管理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好像到了以后把摊位一撤,把人赶走,就这样简单就处理完了。这种事情能完吗?

因此,我就是说,我们的城管执法不是公安不是法院对罪犯那样的强制性的。我们城管人员面对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不是不法分子,只是为了生活,为了方便,在某些地方不太符合城管的那些要求,但是他们是达到违法程度了吗?达到让你强制性的驱离驱赶吗?这就是我们在执法过程当中,这样一些问题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由此我就想到我一个朋友,曾经也当过城管的领导。他就跟我讲过他的执法的经验,当过两年的城管局长,结果他说他整个的城管队伍几百人,没有和老百姓发生过一例矛盾。我就非常惊讶。他介绍他的经验的时候,他说我就三点:第一他就广泛的宣传,对不能摆摊的一些地方,对一些小商小贩,对商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就是说这些地方不能摆,你们最好不要摆,你们如果摆的话可能就违反规定,可能会得到处罚,大家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开心,或者是闹得不愉快,经济上受到损失。

第二,如果是有些人在摆完以后,他就说尽可能地做工作,第一时间做工作让他撤离。如果不撤离,那么他就说有的为了生计,为了生活家庭确实困难,那么他就想方设法地找一个类似于这个地方或者可以摆地摊的地方,尽可能地让这些人有一个有收入的来源能够维持生活。

第三就是对一些卖不了东西甚至有困难的地方,他甚至发动城管人员做一些公益活动,去到家里慰问,甚至有时候个别的还要捐点款做点救济。结果这个城管大队在整个城市,在这个区里面影响非常好,信誉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就是说我们一些执法的人员,一些从事和老百姓之间是零距离之间接触的,我们能否把党的关怀,把各级领导的关怀真的无缝隙,非常温暖地传达给老百姓?不要那么生硬,不要那么冷血。如果一旦是那么生硬冷血,让老百姓的观感非常不好,你千万记住你不是代表你自己,而是你是代表这个国家,代表各级领导代表政府。你的行为是对政府对国家,对党的形象是有影响的。

因此,如果我们本着这样一些高度,本着这样一些初心为老百姓好,为老百姓生计着想,我们在管理上态度柔和一点,我们的方法多一点,尽可能地为老百姓多着想一点,也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这样你的管理又到位了,老百姓又拥护了,老百姓的生计也有了,多方受益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就说,现在我们的一些城管也好,我们甚至一些执法人员,真的,我觉得态度太生硬了,有时候太强势了,让老百姓的观感太不好了。这样下去会影响老百姓和你之间和政府之间,甚至和更高层之间的距离的。距离越远,对我们党对国家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