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之时,“大邱庄”这个名字曾如风一般吹进人们的耳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地方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盛名”,还得多亏有个人—禹作敏。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帮助地方脱贫致富而受国家赞誉,反而在1999年的6月于狱中自杀身亡。为何他帮助地方脱贫最终却锒铛入狱?他曾经做过什么样的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的好官

1930年,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席卷全国,使得诸多共产党人士精神振奋,举拳呐喊。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禹作敏带着父母的期待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耕农的家庭,排行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禹作敏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深受红色精神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实绩的心思愈发活跃。

正巧,组织上将他派去大邱庄担任村支书一职。他就这样带着一腔热血本想就职地,但是去了之后,就有点傻了眼了。

那时的大邱庄可是个十分出名的贫困地区,身处华北,却又靠海,脚下所处的土地并不适合种植。

是以居住在此处的人们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眼睛里面对于生活的热情也早就被这残酷的现实浇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禹作敏看着面前贫瘠的土地,虽说心里有点没有底,但是所抱有的信念却没有动摇。

尽管条件再艰苦,他始终认为,那都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考验。他一定要让这里的人们重燃生活的希望,过上好日子。

来到大邱庄后,禹作敏一刻也未曾停歇。他立马在大邱庄以及大邱庄附近考察起来,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一步一步坚定地丈量着这片土地。

他发现,这里的土地果真如同此处居民所说,并不适合耕种,所以想要有不错的收成实属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路不通,便换一条路来行。看着大家再次黯淡下去的眼眸,和羸弱的皮囊,禹作敏一拍脑门,兴冲冲地对大伙说道:“农业不行,咱们可以试试工业啊!”

村民们看着眼前兴奋得手舞足蹈的年轻人,大多数人都不敢将自己来之不易的钱财投入到这看起来不太靠谱的项目之中。

因为尽管这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但是勉强还能混个温饱。

如果跟着他去做工业的相关内容的话,设施、工厂等的前期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呢?工厂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呢?他们又能够获得多少收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疑虑围绕在村民们心头,他们听着这个年轻的村支书兴奋地不断向他们劝说着,只是保持了沉默,转身离开了。

大多数人都持拒绝的态度,这是禹作敏没有想到的。在他看来,似乎已经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事情了,完全可以尝试工业这条路。

他也想过一定会有人拒绝,但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

短暂地沮丧过后,他重振信心,开始每家每户地上门劝说。他拍着胸脯,告诉居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让他们相信他,一定可以带着大家脱贫致富。

在他不断地劝说下,慢慢地,居民们的态度松动了,选择相信他。他告诉大家,只要现在能够花费十万,建立一个轧钢厂,不出两年一定会有成倍的收益给到大家手上。

事已至此,村民们东拼西凑,拿出全部的家当,凑出了这十万元。这十万元在当地建起了十二家轧钢厂,也为大邱庄的致富之路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最初建厂的时候,用的设备几乎都是二手的,厂子的规模也不算大,但是也乘着当时政策的东风将大邱庄的整体收入往上拔了一拔。

事实证明,禹作敏的决定没有错。1981年,大邱庄的工业企业飞速发展,到了1983年,已经建起了冷轧带钢厂、印刷厂、电器厂等工厂,并且工厂的数量还在以几何数量往上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92年底,大邱庄共有工业企业200余家,其中员工达12342人,工业总产值高达402761万元。

他不光是带领着此处的村民们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还将村民们一个个都推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也让当地的人们更加地信服于禹作敏。当年的承诺,他超额兑现了,还给了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手艺和技能。

从此以后,禹作敏在当地说往东,绝没有人说往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邱庄的成功,被上级和领导都尽收眼底,对这位年轻的村支书夸赞不已,还有记者来采访他。在镜头面前,他只是不卑不亢地表示:“我只是一个农民。”

因为他的功绩显赫,于是连续多年获得了无数的赞誉。然而,在众人赞扬、欣赏的目光下,禹作敏的心态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黑暗的另一面

随着对他的夸奖越来越多,掌握的权势越来越大,手上拥有的工厂和资产越来越多,禹作敏的心态逐渐膨胀起来。

他不再发自内心地谦卑,以往那个一心想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他慢慢被名誉淹没,深不见底的欲望将他吞噬,他就此踏上了犯罪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在这里差不多就是“国王”的待遇。手底下人的言听计从,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许多人都明白,在大邱庄,没有法律二字,有的只是禹作敏三个字。在大邱庄,不少人称禹作敏为“庄主”,他的次子禹绍政为“少庄主”。

1992年,当时华大集团公司总经理病故。为了能够得到华大集团的资产,他一边大肆举办葬礼,一边令手下企业吞并华大集团,并对华大集团职工展开审查。

他、他的次子禹绍政及他的手下将华大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带到公司的临时“审讯室”,并对他们拳打脚踢。在寒冷的天气,剥光受害者的衣服,让他们承认自己身上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的时候便使用拳脚,重的时候电棍、皮鞭等等“刑具”便轮番上场伺候。在审讯完后,还会将受害者们非法拘禁起来,其中拘禁时间较长的达到42天。

那些受害者们自然不会听从,试图反抗,但是双拳难敌四手,禹作敏压根不用自己动手,只是轻轻地挥挥手,手下的打手便一拥而上,打得受害者苦苦呻吟、哀求。

最终,在这样的严刑拷打下,受害者们被迫承认自己的“罪行”。不光是对这些重要的人物严刑拷打,对于公司中的普通员工,他也没有放过。

他采用“重赏”的方式,奖赏那些“审讯”普通员工的“大功臣”。在看到手下的人表现“勇猛、突出”时,还会额外派发奖金给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样的“严刑逼供”下,他们失手将一名员工活活打死。这名职工名为危福合,年纪才26岁。被叫走“审讯”的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些什么,只是愣愣地跟着走。

到了“审讯室”,他们直接问危福合认不认错。危福合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但是那群人不管那么多,直接向危福合招呼过去。

危福合被打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他们一边打,一边问他认不认错。危福合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咬着牙不住地否认。

他们一听,恨不得使出自己全部的招数,为了能够让危福合“认错”。那一天,殴打危福合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哀嚎声不住地在走廊回荡着,令人胆战心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