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处秦岭之南的商洛市商南县,近年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精准精细治污,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

强化“三个保障”,夯实环保责任

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的先决条件。商南县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纳入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完善《商南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研究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生态环保三级责任清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部门监管责任、镇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形成了部门、镇办及企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监督、协调一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强化能力保障,按照“第一议题”抓学习的要求,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组织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视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强化资金保障,每年列支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县域生态环境专项提升,并将转移生态支付资金的5%用于环境能力建设和业务经费保障,确保了生态环保工作高效开展。

聚焦“三个精准”,全力治污降霾

为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商南县通过聚焦“三个精准”实施源头治理、部门协作、重点区域网格监管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管控,全力治污降霾。结合县情实际,聚焦精准分解任务,研究制定了《商南县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商南县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商南县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细化任务分解,强化部门协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保障。聚焦精准治理源头,按照“源头治理、精准管控、保良争优”的思路,深入企业、在建工地、城区街道、物料堆放场、煤炭销售网点排查大气污染源头,抽查汽修企业、抽检柴油、汽油、散煤,确保合格率均为100%;依法拆除燃煤锅炉,制止焚烧秸秆垃圾,淘汰老旧车辆,多渠道管控污染源。聚焦精准有效管控,先后购置无人机、车载导航仪、空气微站等设备16台,科学有效监测监管,通过监测分析,实时调整管控措施,督促企业落实限产、错峰生产等办法,努力争取每一个蓝天。

突出“三个关键”,保障水质安全

在水环境治理上,商南县围绕“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巡查联动”等举措,努力让境内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突出抓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全域污水PPP项目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20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站、6个景区污水处理站和8个镇级污水处理站,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建成投入运营,4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市场化稳步推进,科学治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突出抓执法监管,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丹江水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的通知》等文件,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全面排查境内主要河流排污口,完成溯源125个,整治排污口38个。突出抓巡查保护,组织县镇村三级河长常态化巡河,保护水生态、水环境,丹江、滔河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城区及各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注重“三个规范”,严防土壤污染

商南县的土壤保护工作以预防为先,注重规范用地管理,积极组织开展耕地土壤类别划分工作,严格落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落实“一住两公”地块专家评审制度,依法对16个项目开展了土壤和地下水专项分析,从严把关地块环境状况,确保用地安全。注重规范土壤检测,建成4个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市级农产品加密监测点,加快中轻度受污染耕地治理,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注重规范风险管控,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全力督促相关企业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12处隐患点完成整改,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严把“三道关口”,推进降污减排

抓好减排降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商南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和倒逼作用,严把监管“三道关口”,积极推进减排降污,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严把项目建设关口,明确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强推减排治理项目建设,从严审查验收,狠抓落后产能淘汰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把行政许可关口,对照原辅材料种类、监测指标,依法对全县7家纳入排污许可重点监管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分析,强化证后监管。完成清油河水库、试马水库2处乡镇饮用水源地划分方案评审。完成5处涉重金属废渣整治项目现场勘查,申报3个废渣生态修复工程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严把固废管理关口,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制度,建立一般工业固废管理台账,全县13家医疗机构、13家汽修行业已全部完成管理计划备案、管理台账入库等工作,39家企业固体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顺利完成,实现固废危废全过程监管、全流程闭环处置。

坚持“三个从严”,当好生态卫士

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商南县秦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坚持从严落实责任,推进秦岭生态保护重点工作。坚持从严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023年办理涉秦岭行政处罚案件82起,逐步构建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秦岭生态保护格局。坚持从严对标整改,组织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各级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确保所有问题在时限内动态清零,全部整改到位。

实施“五项工程”,提升监管能力

商南县不遗余力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实现重点污染源、地表水和环境空气各类环境要素监测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实施监管体系完善工程,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夯实监管责任,全县128个村(社区)256名网格员上下联动、全方位巡查环境问题,形成全区域环境监管格局。实施执法效能提升工程,认真落实执法正面清单要求,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方式,全面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效能。实施投诉问题清零工程,耐心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处理群众环境投诉问题,确保每一件环境信访问题查处率、办结率达到100%。实施环境监测公开工程,定期开展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及时将监测数据在信息平台进行公示,确保丹江出境水质监测站、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稳定,有效数据传输率达100%。实施环境应急协作工程,与丹凤、西峡、淅川等相邻县签订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实时分析比对监测数据、通报监测预警信息,加强跨界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研判,提升丹江流域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砥砺新征程,商南将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持续巩固拓展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成果,筑牢秦岭重要生态屏障,长久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有效推动绿色美好家园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成色更足、成果更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

(通讯员 代绪刚 段阳)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