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鸟
它是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
每年4月
都要不远万里地从南非回到北京
在这里繁衍后代
它为什么一定要回到这里?
它和北京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图为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拍摄的北京雨燕。(图片来自中新社)
北京雨燕,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是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它主要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永定门、正阳门、天坛、鼓楼附近都有这种神奇的小鸟的身影。2022年服贸会吉祥物——“福燕”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属于攀禽,4个趾都朝前长着。这种特殊的结构导致它们无法抓取树枝栖息或是在地面站立行走,只能依附于山体裸岩的缝隙和洞穴边缘。因此,大多数北京雨燕选择在高大的古建筑上安家,北京人还给它们起了另一个名字:楼燕儿。
北京雨燕体型很小,只有30—40克左右,但飞行速度极快,在迁徙过程中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90公里。
每年4月中旬,北京雨燕都会来到北京,在这里繁育下一代,并在7月中旬从北京出发,于11月初飞抵南非高原越冬。翌年2月中旬,它们再次向北京进发,前往曾经的栖息地居住。
旅途中,北京雨燕途经亚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所以它们也被称为“一带一路生态大使”。
神奇的是,这趟漫长的旅程往返将近3万公里,但北京雨燕从不落地停歇,进食、喝水、睡觉都在空中完成。
不管飞走多少次,北京雨燕一定还会回到北京,仿佛名字中带了“北京”,便和这座城市有了约定。有研究者估计,上世纪前期,生活在北京的雨燕种群数量曾达到数万只。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化建筑逐渐增多。人们也担心雨燕的活动及粪便会对古建产生损坏,有些地方拉起了防鸟网。长途跋涉后的雨燕,一度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好在,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认识到雨燕作为北京标志性物种的重要性,针对雨燕与古建的关系研究也越发深入、科学,二者进入一种更为和谐、平衡的共生状态。
有600多年历史的正阳门是北京雨燕的栖息地之一。2017年开始,正阳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主动创造条件,向雨燕敞开怀抱。除了不安装防鸟网、为雨燕保留进出城楼的孔道之外,还制作了几十个草编的人工巢托,放置在城楼梁架上,并安装了摄像头进行24小时观测。
▲图为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拍摄的北京雨燕。(图片来自中新社)
“雨燕姐姐”杨紫瑄是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馆员,2018年开始从事北京雨燕保护相关工作。为了识别不同的北京雨燕家庭,杨紫瑄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为巢穴命名。
“有一个巢叫‘从心’,那只北京雨燕很怂,入侵者出现的话,得等着伴侣回来帮它‘打架’;还有一个叫‘燕格拉底’,因为它特别喜欢在横梁上发呆,站好久才会去觅食或给幼鸟喂食。”
近年来,随着北京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人们惊喜地发现,北京雨燕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也在不断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开始尝试把“家”安在居民楼上、立交桥下。
根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数据,目前北京雨燕数量稳步提升,且不断在城市中扩散,适合筑巢的巢址也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北京湿地面积逐渐增多,昆虫等小型生物在湿地中繁衍生息,为雨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在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家赵欣如看来,鸟类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的城市不应该是一个寂静的春天。希望北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不光是从视觉上看着好,从物种的构成上也要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北京。”
北京雨燕被视作“北京城的精灵”。它既是北京的特殊生态符号,也是活态文化遗产。无论雨燕在哪,那些它流连的建筑,都是人们追忆往事的秘密基地。而雨燕欢快的叫声,也成了人们打开记忆的钥匙。
“我相信,北京雨燕的身影也会成为下一代对于天空的美好记忆。”
600多年历史的正阳门静静矗立
成千上万只雨燕环绕在其周围欢快鸣叫
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图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形成了生动实践
也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完)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