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学历贬值严重,大家逐渐不再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可尽管如此,对于孩子的教育依旧越来越卷。既然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大家还这么执着于这张文凭呢?其实,最害怕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不是底层,而是中层。

1

先说说底层。现在的底层人民虽然贫穷,但是对于孩子教育的付出那是相当的慨慷。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命运,就能坐上办公室、不用日晒雨淋。

所以,底层常流传着一句话“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所以只要孩子愿意学,哪怕家徒四壁也得挨家挨户借钱给孩子攒足了学费。亲戚朋友也是一样的,别的钱可能不愿意借,如果是因为孩子要读书来借的钱,那多多少少要凑点。可不能断了孩子的前程,断了孩子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

这些人就是吃了当初因为贫穷放弃学习的苦,现在的付出都是基于几十年前的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十几年前对于教育的投资,大都是高回报的。村子里只要有一人考上大学,那全家人甚至全村人都跟着沾光。随便一个大学生的年收入,可能比农村好几个家庭加起来的还多。这样看,怎么都是划算的。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大学生就业难,别说本科了,就连硕士、博士就业都成了问题。本科毕业毫无竞争力,越往上滚学历那投资就越高。而回报呢?除非顶尖级的院校,不然很可能就是掏空了一个农村家庭的全部积蓄,最后换来的却是一份月薪几千块还累死累活的工作。唯一的区别就是,坐着办公还是站着打工。

现在这种情况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还划算吗?还不如高中毕业就去打工,不仅不需要承担大学的开销,还能多赚几年的钱。没上过大学的底层打工人,也不会那么的高不成低不就。送外卖就送外卖,当服务员就当服务员,反正都是养家糊口,没有什么孔乙己的长衫要脱。

社会现状如此,或许很多底层家庭就不会再执着于把孩子送进大学。早日为孩子找一条谋生之路,或者学一门技术可能会更重要。

2

对于上层阶级而言,学历从不是问题。自己家大业大、位高权重,学历也就是一张纸。他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来继承自己的家业。如果需要文凭,顶级的教育资源、各种比赛加分项、特长生保送名额等,这些都是唾手可得的。高考对于这种人群,从来都不是一道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孩子再差劲,就像扶不起的阿斗怎么也考不上大学。那直接送出国就好了,常青藤名校随便挑。这文凭,够不够值钱?

所以,学历从不是这些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他们需要考虑的是,要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接手自己打拼下来的天下。

不过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样,偶像剧不是常常演什么富家公子为了爱情放弃“王位”,所以很多富二代不见得会遵从父母的意志。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他们往往会选择多生孩子。多培养几个,总有一个能接得住的。

3

所以,现阶段最害怕孩子考不上大学的其实是中产阶级。卷教育卷得最厉害的,也就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有钱有权有资源,但都不多。正是如此,他们不能像上层阶级呼风唤雨,也不能像底层阶级彻底摆烂。他们就像行驶在河道中央的小船,不前进就会后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有钱,但不至于有钱到能随随便便把孩子送到国外的顶级名校就读;他们有权,但不至于有权到能让孩子跨越高考直接送入大学;他们有资源,但不至于到孩子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就直接安排进好公司上班。

他们不像顶层阶级有家业等待孩子继承,他们可能也就是在政府单位或者企业里身居要职。他们的资源人脉往往都是跟随他们自身的,一旦退休几乎就等于没有。比如你在某大型民企担任高管,你的孩子可不能直接空降来接替你,除非你是创始人。

尽管中产阶级拥有资源和人脉来为孩子铺路,但孩子的文凭依旧必不可少。比如某家公司常年招聘的应届生都是清北复交的学历,突然名单上出现了一个高中学历的。这...我只能说中层不可能有如此只手遮天的权力。

有通道是一回事,但孩子至少也要拥有通行证。就比如人家全是清北复交,你好歹也要是个985、2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中层可就要急死了。自己拼了命才爬到的岗位,也都是为了后代能越来越好。如果孩子连大学门槛都跨不过,那一切都白费了。没办法,孩子再怎么样也必须得有个大学文凭。除非能保证有大学上,不然就必须

中层一旦卷起来,那是相当夸张的。他们不那么缺钱,缺的是权和资源。所以学区房、孩子的课外补习班、各种竞赛活动、名校家教上门这些,统统都要安排上。没办法,再怎么煎熬,也要熬到孩子考上大学。

挺畸形的,但你不卷,别人卷。弱肉强食,被吃掉的就是你。人类以为建立起了文明,就不用同动物般残酷厮杀,其实也就是换了种形式而已。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得益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几乎没人真的会被饿死。

只是,现在大家追逐的远远不是“饿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