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文明城市"的建设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人们期望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最近,某市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动车整顿行动。城管部门集中清理不合规的电动车,驱赶了大量街头小摊贩。
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市民的抱怨和不满。街道上曾经熙熙攘攘的人群变少了,往日热闹的地摊经济也消失殆尽。许多市民感叹,这样的城市虽然干净了,却失去了原本的烟火气。

细细一想,文明城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干净的街道和整齐的秩序?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而在于那份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电动车的消失,虽说减少了交通隐患,但也让不少居民出行不便。那些靠电动车谋生的小商贩失去了生计,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摆摊的小贩,原本是城市里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一部分。他们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城市增添了色彩。
可是,现在这些小贩被驱赶,城市虽然整洁了,但却失去了生机。有人调侃,这样的城市像极了一本没有内容的教科书,看似漂亮,却毫无生气。

有网友说:“整顿电动车和摆摊,搞得城市像个高级小区,没了人气,反而失去了温度。”这样的观点或许有些夸张,但却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文明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追求表面的整洁和秩序,更应该关注城市的内在活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打造文明城市的初衷,是为了让咱们的居住环境更舒适,工作更顺心,游玩更开心。这不仅意味着要有好用的公共设施,干净整洁的街道,还有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包容和关怀的氛围。毕竟,城市的核心是人,不管咋样让城市变得更“文明”,咱都得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我们需要反思,文明城市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一定要牺牲掉那些原本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一种既能保持城市干净整洁,又能保留市民生活便利和温度的方式。只有这样,文明城市才真正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