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人怕选错城,更怕买错房》

那天有个读者留言诉苦,但我觉得比较有共性,拿出来分享。

那天提到买房,也提到城市选择,各个主要的区域,主要的城市,都有详细分析,他看了之后,就跟我说。

当初他为了留一线城市,买在了燕郊,因为掏空六个钱包,也只能够得上燕郊。

现在回头想想,还不如去西部。

如果他去了成都,可以买到核心区域了,如果再退一点去西安,甚至可以核心区域的改善型,一步到位。

小伙儿有些后悔。

我给大家讲一个养鱼的故事吧。

你去看那个锦鲤,深池子才能养大鱼。那个池子要两米深,大鱼才出得来。

如果你家锦鲤池只有80公分,那就别指望出大鱼,甚至在北方地区,因为池子太浅,表层结冰,过冬都会成问题。

你注意那个锦鲤池,特别大的池子,什么多?鱼也多,大鱼也多。

人过来投喂撒食的时候,一把鱼食丢下去,都被谁吃了?

都被挤在上面的那些大鱼吃了,那个在下面的小鱼,它挤都挤不上去。

它只能吃什么?只能吃残羹冷炙,除非大鱼吃饱了,吃撑了,吃到不想吃了,也许有些残渣,它看看能不能拣到。

但更多的时候这种事会发生么?不会的。

锦鲤吃东西是没个饥饱的,有人投,它就吃,跟人性一样,十分贪婪,无论有多少钱,都想要更多。

那么实际上大鱼池里的小锦鲤,吃的是什么?

是鱼屎。

那种大锦鲤,它吃太多了,吃太快了,无法消化完全,排泄出来的鱼屎里面依然有大量的食物成分。

小锦鲤就去吃这个。

其实这个也不是每条小锦鲤都能抢到,因为太多了,因为要竞争,俗称不够积极主动的小锦鲤,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所以如果站在吃饱饭的角度,那个小锦鲤,还不胜待在小池子里快活。

大池子里锦鲤动辄一米长,你30公分的就是小锦鲤,可是到了小池子里,也许很多锦鲤都只有10公分,你30公分个头不算小了,说不定你就能抢到食。

所以说,人就好比锦鲤,城市就好比池子。

池子大肯定有好处的,某一天你发财了,你在西安买套一个小目标的房子,回头找下家都不好找,但是去北京,就很好找。

因为北京富人多,那个资产规模也大。

但如果你处于一座城市非常底层的状况下,就不是这样,你就只能买那个核心城市的远郊地段,比如买在河北的燕郊。

你注意,当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无限成长,长成一米的大锦鲤时,会做什么事儿?

会一味的觉得池子越大越好,也就是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有信心,目光非常长远,他要一次性考虑到自己30年后,40年后,这座城市是否还能承载得起已经高速成长后的自己。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核心城市的远郊地段,有好多新人冲进去买房,比如燕郊这种已经到了河北的地方,都会被大量在北京工作的人,把价格买到很高。

这种时候人们是不会考虑成都西安这种西部地区的。因为人们会想,以自己的才华,要不了多少年,成都西安那种小地方,就容不下自己这条大鱼了。

所以当然要为几十年后筹划,哪怕暂时待在燕郊。

但是,当人们的自我预期下降了之后。也就是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住进北上深8位数起的核心区域了。

这个时候他就会想,那我待在燕郊,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因为他换个地方,比如去成都西安,或许他就能住进核心区域了,当地也有很多985高校,他的孩子也可以受到非常好的教育。

明白这意思么?北京的顶级教育当然碾压成都西安,问题是,这个顶级教育并不在他所处的燕郊。

就像大池子里当然有更多食物,但如果这些食物自己抢不到,那到底在徘徊什么?

你有这些想法很正常,只可惜,稍微晚了些。

我看了下,你是今年才关注的。

我四年前的时候,讲了一个事儿,当笑话讲的。

我说,当时某个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有一个小区。

那个小区的排屋,套内面积+地下室+花园+露台,总共500平的毛坯排屋的价格,相当于小区里2套建筑面积89平精装小户型多层洋房的价格。

我当初是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的呢?

就是风险情绪高涨。

大家都认为自己在这座城市里会成功,但实际上,购买力踮起脚也只够得上89平米的最小面积。

实际上我们用小学数学加一加就知道500肯定大于2个89,何况多层是共享一片土地,联排是独享一片天地。

那联排的价格相对低,说明富人很冷静,89平的价格相对高,说明刚需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想象。

那么不同的供需,自然造成了不同的价格。

所以四年前我实际上给大家解释的是一个金融现象,一个价格被相对高估了,另一个价格被相对低估了。

你注意,我是说它们彼此对比,高估了低估了,两种房子对比,不是针对货币去对比。

那么现在四年过去了,相对于货币,房价都跌了,我们去看同一个小区,同样当初的那两种房子。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还是那些东西,同样的毛坯排屋的近期成交价,相当于同小区3套半89平精装多层小户型的近期成交价。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为什么呢?

因为富人的收入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抛售房子的人不多,买房子的也还是那些,供需没有多大变化。

而打工人的收入面临了负增长,或者说,有些人甚至面临了灵活就业。

当下的财务上问题叠加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供需发生了很大变化。

抛售的人大幅度增加,入场买的人大幅度减少。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就看到,4年前一套换两套,4年后一套换三套半。

也就是说,站在财务的角度上讲,打工人面临了非常大的相对损失。

绝对值都是下降的,相对于货币都是下降的,但是相对于彼此,是不一样的,一个相对于对方升了,一个相对于对方降了。

换句话说,是谁承受了大头?是相对没钱的人,承受了损失的大头。

你把我上面这个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某小区的案例,拿到更广泛的区域里看。

会发现很多类似的现象。

比如你会发现,西安的城市能量等级远不如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甚至都不如杭州这种强二线城市。

但是,它的核心区域的房价,比一线城市的远郊更坚挺。

你说是为什么呢?就是这个鱼池和锦鲤的道理。

人们的风险情绪,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影响了不同地方的供需关系,最终,体现在了相对价格上。

那咱们回到读者的留言。

你的留言其实只是个抱怨,你觉得你爱上了一个渣男,渣男很优秀,是一线城市嘛,但很遗憾,你也想知道,渣男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他显然不爱你。

所以你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去找个老实人接盘。

我今天给你讲的是什么?是你问的这件事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而我那天讲的是什么?是超出了这一切现象背后,总的规律。

俗称一个人如果永远只有抱怨,那你也可以得出结论,但仅限于追涨杀跌,或者总是慢别人一步。

如果你能够看懂今天这些,恭喜你,至少你开始思考了。

如果你能够看懂那天那些,甚至可以模仿着,亦步亦趋用起来,那,数年后的你,或许有个好结果。

一个好的决策,可以让你四年后笑,一个坏的决策,可以让你四年后哭。

所以你真正需要的,是把那天那庞大的信息吸收掉,学会站在天空中看中国,看各大区域,看各个城市,看各个行业,并审视自己。

然后才能做出一个未来很多年,容错率都很高的,适合于本人,适用于孩子,适用于家庭的,战略级的,决策。
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人怕选错城,更怕买错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