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像马魁这么好的人,最后却牺牲了。
马魁有情有义、心中有爱,尤其是对弱小、残疾的人,更有爱心、更有情怀。
马魁的这一点,在老瞎子和放羊娃这个残疾、弱小的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老瞎子是一个可怜之人,几十年前带着两岁的女儿去坐火车,然后女儿在火车上被人贩拐走。
从此之后便没有任何的消息,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整天以泪洗面。
久而久之,眼睛也被哭坏了,看不见东西。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寻找女儿的下落。
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火车上生活,靠着旁人的挤济为生,常常是饱一顿、饥一顿,甚至几天没吃东西。
虽然老瞎子的眼睛看不见,但他却练就了一些过人的本领。
别人上车都需要买票,可他总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偷偷溜上车,并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在这么多么年里,他一直在火车上徘徊,希望能找到拐走女儿的人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长期在火车上流浪,与火车上的工作人员也熟悉了,尤其是马魁。
工作人员看老瞎子可怜,从不让他补票,也不驱赶他下车。
而马魁对老瞎子更好,不仅主动出钱帮他补车票,每次出车都给他带好吃的。
甚至在过年的时候,还带他去澡堂洗澡、带他回家吃饺子、喝烧酒,给他衣服穿。
又一次过年,老瞎子在火车上躺着。
马魁给他带来了饺子、烧酒,还有一件新裳。
每次马魁来,老瞎子都很开心,如同亲人般一样。
马魁给他倒了一杯酒后,说:“年岁不小了,不能再这么漂着了。”
老瞎子却豁然开朗地说:“漂啥呀,我这不是挺好的吗?在车上有你照顾着。”
马魁不说话,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名片放到他手里,那是牛大力的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魁叮嘱他:“这是我朋友的名片,别当车票用了,你拿着这张名片去找这个人,他会安排你到养老院去。”
老瞎子却不愿意:“我上那去干嘛?你拿回去。”
马魁说:“得有人照顾你,不能这样下去了。”
老瞎子说:“这儿有你,在这儿你照顾我,不是挺好的吗?”
马魁让老瞎子一定要拿着这张名片,让他把自己照顾好。
拗不过马魁,老瞎子只好拿着。
然后马魁又拿出一件新衣服给老瞎子换上。
这下把老瞎子整得热泪盈眶,他抱着马魁,动容地说:“30多年都没穿过新衣裳了,谢谢你啊!好心的人。”
马魁也泪眼婆娑:“老哥,多保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是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
马魁就像是在做最后的道别,给残疾的老瞎子安排妥善,给他牛大力的名片,让他拿着这张名片去找牛大力。
马魁对牛大力有过帮助,牛大力只要听说是马魁介绍来的,一定会把老瞎子安排去养老院安享晚年。
这一幕泪目了,正如老瞎子说的:“好心的人。”
可是好人却没有好报,好人没有一生平安。
最后马魁因公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马魁关心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在火车路边的放羊娃,放羊娃残疾弱小。
只要马魁每次坐火车经过这里,他都会给这个放羊娃带上礼物。
礼物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有时候是美食,有时候是布鞋,还有衣服、帽子。
而得到的回应,便是放羊娃兴奋的一句“妥妥的”。
久而久之,这句“妥妥的”就变成了马魁与放羊娃两人之间的问候,和默契的约定。
放羊娃每次见到马魁都很开心,高兴得手舞足蹈。
马魁几十年如一日的,从未放弃过跟放羊娃的问候与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汪新好奇地问:“谁呀?”
马魁便向汪新介绍自己的朋友:“你大哥!”
汪新不以为然,但时间一长,他也被马魁的举动感动了。
这一次火车经过,放羊娃像往常一样期待和马魁见面,但这次是汪新替代马魁来看他。
放羊娃一眼就认出不是马魁,虽然同样是一句“妥妥的”,但不是老朋友的声音。
放羊娃久久地呆愣在原地,他意识到可能再也听不到那句熟悉的“妥妥的”,一下子就放声哭了出来。
这一段,看一次哭一次,太揪心了。
为什么好人都这么意难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劝导演善良一点,像马魁这么好的人就不应该牺牲,他应该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第一、马魁应该和沈大夫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马魁应该退休在家,和沈大夫帮马健带孩子、洗衣做饭,唠唠家长里短。
第三、马魁应该看着汪新升职为局长,平时有事没事就去单位怼他两句,让他不要骄傲自满。
第四、马魁应该每天和汪永革去楼下的公园打牌、下棋,斗斗嘴。
这个结局多好,皆大欢喜。
好人就应该有好报,一生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