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常被人问:我是如何做到几年如一日,花这么少的钱过日子的?

答案很简单。

多做一些低成本,但有结果有意义的事情来填充生活,自然就不需要消费来弥补空缺了。

你还会发现,不仅花钱少了,生活质量可能还提升了。

30岁以后,我花了好些时间去摸索如何低成本高质量过日子。

今天就来分享一二。

1)把每天读书的时间增加到1小时以上。

没有读够1小时,就不允许自己刷朋友圈、短视频或社交购物软件。

这样你就不会有很多时间在各种app上流连忘返了。

为了方便随时随地读书,我会在手机里面存储几本准备读的电子书。

我会把电子书app放在手机最显眼的地方。

我还会在床头放一本纸质书。

坐车无聊的时候,等人不耐烦的时候,还有睡觉之前,用读书来打发时间,好过漫无目的地刷手机。

2)把锻炼身体融入到生活中去。

如果可以,每天拿出至少30分钟来专注于运动。

如果你觉得这样很难,也可以把锻炼身体融入到生活中去。

比如,上下楼不坐电梯,改走楼梯。

又比如,上下班提前一两个站下车,用快步走的方式,去公司或回家。

或者周末出去玩的时候,少坐车多走路。

力所能及增加运动量,不仅腰酸背痛全无踪,整个人的活力体力也会增加许多。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运动,是不够重视这件事。

3)每个月参加一场线下活动。

这是我给自己新增的任务。

我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是读书会、徒步协会、冥想交流、少量探店等等。

主要是想多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做一些社会观察。

我觉得这还蛮有意思的。

我会“看到”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学到一些东西或得到一些教训。

4)周末假期,多跟家人朋友到户外无脑瞎逛。

在公园草地上躺个半天,享受自然风光带给身心的放松。

或者选个地方citywalk,用旅游者的眼光重新认识自己所在的城市,重新发现所在城市的美。

还可以去看各种好看的展览,提升一下审美眼光。

在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广州,自然风光也好,城市风貌也好,好逛的地方还真挺多的。

5)养成记录自己的灵感和思考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有灵感乍现的瞬间,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记。

在手机备忘录里新建一个文件夹,专门用来收集自己的灵感和思考。

看到一个社会新闻,突然有了一些想法;或者因为身边同事的一个行为,突然有了一些思考,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

一方面可以锻炼写作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梳理自己的思绪。

积累多了,还会是一个很不错的素材库。

也许还可以发表到社交媒体上,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副业。

6)把做家务当作是一种休息和放松。

像我喜欢做饭,是因为我觉得做饭真的很解压。

一边听音乐,或者一边听播客,再一边洗洗切切,这对我来说是很惬意的时光。

我还每天都会去楼下菜店看一看,买一些新鲜的蔬果当天食用,基本上今天买今天吃完,不囤积不浪费。

在我看来,买菜也是一种散步休息的方式。

尤其是我平时用脑的时候多,做做家务反而是劳逸结合了。

还能收获温馨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