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读大二的小彭告诉记者,因为家人“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食用”,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6月25日,家属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共有2.2万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元。目前,这场爱心接力仍在持续。(据6月26日红星新闻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毒野生菌(截图)

这个家庭的遭遇让人同情,网友的爱心接力让人感动。希望他们能渡过难关。

捡拾野生菌食用在一些地区并不鲜见,发生这样的意外,往往是村民认错了野生菌的种类。2021年,广东梅州一个家庭祖孙三代因吃野生菌发生悲剧。报道称,老奶奶有采几十年蘑菇的经验,但是碰到了不易识别的“亚稀褶红菇”。

资料显示,鹅膏菌属包含大约600个伞菌物种,包含一些世界有名的最毒菇类。一些有毒野生菌和能食用的菌类长得非常像,容易弄混,从而造成悲剧。

有关专家科普,野生菌的风险最大的是“认错”。因为野生菌种类众多,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也在变化,有些种类甚至要通过专业手段才能分辨。另外,出现意外有时候并非吃了“毒蘑菇”这么简单,还与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吃了没事,有的人吃了却会中毒。还有的人今年吃了没事,明年吃就有可能出大问题。世界上甚至不乏野生菌专家中毒出事的案例。

食用野生菌的风险还在治疗上。因为野生菌种类众多,人员中毒后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医生可能不知道当事人吃了什么菌类,所以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有些野生菌造成人员中毒后,在治疗期间存在“假愈期”,给人以即将痊愈的假象,结果后面急剧恶化,很难防范。

这些说明,食用野生菌的风险并不可控,普通民众很难防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随便食用野生菌。一些地区的基层组织和卫健部门,每年到一定的时期都会发布预警信息,甚至开会向村民传达相关风险,但是仍然有悲剧时时传来,令人十分痛心。

网上一些流传的所谓“银器试毒”“鲜艳的有毒”“有虫眼的没毒”等说法更害人,因为认识是片面的,以此来判断野生菌能否食用,风险非常大。

不得不强调,目前上热搜的野生菌中毒事件依然只是极少数,事实上每年因此中毒的事件极其频繁。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发生中毒事件六百多起,导致二千多人中毒,二十多人死亡。

所以,最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食用野生菌,出事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天塌了的大事。同时专家也提醒,如果非要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混吃,吃前拍照以防万一,让医生容易识别。另外最好别吃干菌,因为识别更困难。另外,也有网友甚至吃致幻菌类,不仅会有中毒风险,有的种类还是被当作毒品管控的,产生的后果很严重。

总之,野生菌味道鲜美,但是要保持敬畏之心。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