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相关新闻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在近期,对美国长期无底线支持乌克兰“血腥罪行”,进行了问责,给美国来了个大清算。但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这次的算账,俄罗斯似乎只是给了美国一个口头警告,但是并没有做出实际的问责行为。这就不禁让人惊讶了,这可不符合普京一贯的“铁血”作风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个人看,这正是普京的深谋远虑,看破了美国的阴谋,美国想要与俄罗斯再现当年的“美苏冷战”,但奈何普京不肯上这个当。

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俄罗斯挑衅,选择在这个节点上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看似是对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反应,实则是出于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面对国内日益加剧的社会分裂、经济不平等,以及民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滑,美国政坛需要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来转移国内矛盾。正如历史所展示的,冷战时期的苏联曾是美国凝聚国内共识、强化国家身份认同的有效工具。如今,美国意图故技重施,通过渲染俄罗斯威胁论,让民众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从而减少对国内资本家利益集团的直接批评,转而集中火力对外。

对俄罗斯来说,面对美国的挑衅,普京政府深知背后的政治游戏,但又难以长时间的退缩。一方面,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遗留的“抗美”情节,使得俄罗斯民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强硬立场,对美国的任何挑衅予以回击;另一方面,作为国家领袖,普京必须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完整,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挑衅作出响应。尽管普京明白,陷入长期对抗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不利,但在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面前,俄罗斯的选择似乎别无他法。而美国正是拿准了,这是俄罗斯崛起必走的路,就在路上设埋伏,所以“美俄新冷战”几乎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与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相比,这次的“美俄冷战”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有所动摇,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行动面临更多阻力。其次,美国的盟友体系出现了裂痕,G7内部在制裁俄罗斯资产的问题上显现出的分歧,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欧洲国家虽然在压力下跟随美国行动,但在内心深处,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和对地区稳定的渴望,让欧洲国家成了一盘散沙,在问题上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

对我国而言,美俄新冷战的态势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窗口。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国是时候也要当一回渔翁了。现在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这些不仅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坚实基础。在适当的时机,我国可以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推动美俄之间的对话与和解,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若沉迷于冷战思维,忽视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最终会发现,当美国从所谓的“冷战迷雾”中醒来时,世界格局已悄然改变,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新趋势将不再允许任何单一国家独领风骚,终将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