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埗电厂改扩建项目冷却塔墙体彩绘。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2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通讯员 王文利 文/图)记者从深圳燃气获悉,近日,由深圳燃气投资建设的高埗电厂改扩建项目首台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移交投产,标志着深圳燃气首台9F机组顺利投入商业运营。

高埗电厂燃气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深圳燃气战略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个重大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建设两台(2×470兆瓦)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总投资22.81亿元。项目建成后,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大湾区局部地区电源支撑不足、电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等问题,提高东莞市电力自给率,为项目周边企业提供用热保障,满足东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深圳燃气携手各参建方始终秉持“一失万无”的安全理念,抓安全、保质量、促进度,努力攻克众多涉外协调、技术挑战、施工难点、复杂环境等险关要隘。从首台9F机组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历经56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用“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屡破难点,频出亮点,先后完成了厂用电受电、余热锅炉水压试验、余热锅炉化学清洗、机组点火吹管、机组汽机冲转、机组并网等关键节点任务,为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打造美感和实用并存、特色与文化兼具的现代化电厂,项目在冷却塔和部分厂房、围墙等建(构)物上进行了去工业化改造美化,融入了深圳燃气气电一体化发展元素以及东莞市地标建筑、龙舟水乡文化等特色元素。

项目采用智慧科技创新与应用。由总承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院”)牵头,深圳燃气参与的“燃气电站乐见数字孪生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成功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圳燃气作为数字孪生平台的应用单位,可通过该平台实现项目上下链贯通、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能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项目还采用了广东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慧管控平台,平台具备智慧工地系统。在结合数字化设计和管理等数据基础上,项目还将国产BIM技术应用于电厂“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场景中。

“首套9F机组项目顺利投产,对深圳燃气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圳燃气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投产也可有效缓解东莞电网供电压力,提高东莞市电力自给率,为东莞打造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城市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进一步助力大湾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