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熟悉的旋律唱出了人们对乡村振兴的希冀和憧憬,也唱出了每个人心中对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最具象化的描绘。

乡村振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

六年勇探新路,六年栉风沐雨。从理念到实践,从蓝图到现实,如今的齐鲁大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在山东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接下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如何再加力?如何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给出了答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定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引领带动作用。

同时,此次全会强调,要深刻把握“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任务,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一以贯之的要求。走在前,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挑大梁,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厚望重托,身为农业大省的山东更要“走在前、挑大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从“春种一粒‘良粟’”到行驶一公里误差只有2厘米的“北斗导航”播种机;从盐碱地上造“新粮仓”到设立全国首个“蓝色粮仓”海上经济开发区,除了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山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打造高水平“齐鲁粮仓”,山东不遗余力地深耕齐鲁沃土,不断绘制新“丰”景。

农业大省山东到底有多能产粮?山东用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坐稳沿黄“齐鲁粮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山东是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担当,牢牢端稳“百姓饭碗”,这是山东作为粮食大省“走在前、挑大梁”的坚实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让人们的生活“变了样”。

今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系统谋划部署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任务,统筹产业强基、人才支撑、文化铸魂、生态宜居、党建引领,做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近年来,全省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多个,构建起梯次建设、分类推进的良好格局。

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照用,而是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走好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既然是齐鲁样板就要有齐鲁特色。山东科学把握各地资源禀赋、村庄形态、文化习俗等的差异和特点,持续做强“齐鲁”特色。“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叫响全国,威海、潍坊、菏泽等地,聚焦“一村一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蔬菜村、红色文化村、休闲垂钓村、猕猴桃村……

同时,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生态环境满意度,一批批民俗村、旅游村、文明村脱颖而出,成为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眼下,山东还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纵深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将“千万工程”经验创造性转化到“三农”工作实践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百姓富。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重点培育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等13个优势特色产业,枣庄石榴、沾化冬枣、黄河口大闸蟹等一批“土特产”全面开花,累计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企业产品品牌70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339家,在全国率先过万家。

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引领带动作用。位于淄博的“饮水锶源·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不断强化产业集聚、链条延伸,形成了果品种植、菌棒生产、香菇养殖、果蔬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助力片区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把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有效激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再加力、再突破,就是要高标定位、提升水平,更是要求山东勇拓新路、勇毅前行,而这也正是山东一直以来坚定扛牢的责任担当和步履铿锵的努力方向。唯有如此,才能“走在前、挑大梁”。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 为她争光......”

乡村振兴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答案就在这首歌里。

(文/靖晓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