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西金盾”护航区域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深化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凝聚侨胞侨企的发展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今年4月29日,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检察院在福建省海归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基地举办检察护企闽都行之“金盾·护侨”检察联络点揭牌仪式。 杨舟/摄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95.87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27.5%;金融业税收完成118.6亿元,占全省近四分之一。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台江片区已成为全省金融业态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生态配套体系最完善的区域。近年来,台江区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全方位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全力聚焦打造惩治、监督、保障、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海西金盾”检察品牌。

撕开伪装“外衣”,协同治理“空壳公司”监管难题

“空壳公司”被用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对市场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加强对“空壳公司”的监管和治理,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紧迫的课题。

“这个行为可能涉及多个监管部门。”“通过排查‘空壳公司’,是否能够找到一批需要行政处理、可以移交的行政线索?”今年3月,该院检察官针对“空壳公司”滋生蔓延的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该院转变办案思维,从个案入手不断抽丝剥茧深挖案源,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设置“刑行衔接”办案组的意见》,组建“巾盾”金融检察办案团队,从个案办理中发现多条刑行衔接线索。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虚开发票、骗取贷款等犯罪产业链中的“空壳公司”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办理涉“空壳公司”案件5件15人。邀请50名专家辅助办案,针对骗税公司“分散注册集中办公”并虚开骗税业务、违法经营等现象,向金融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促使3家可疑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家涉案公司被注销营业执照。

“空壳公司”的治理不能止步于注销一个环节,更要破解根治办法,封锁“空壳公司”套取资金的渠道。为此,该院向金融监管部门制发关于“断卡行动”的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全部外包服务机构及存量特约商户开展自查整改,关闭291户“空壳公司”开通的第三方渠道,并将风险信息录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系统,纳入行业风险信息共享。

深挖民企“蛀虫”,惩治企业内部腐败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严惩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在该院办理的一起涉及6件6人国有公司受贿的窝串案中,陈某某、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多个单位在承揽工程、日常管理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贿赂近800万元。同时发现,涉案公司存在拆项招标挂靠投标、资金流向第三方对公账户、重要岗位缺乏轮岗机制等问题。承办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受贿公司,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纪委监委等各方代表参加座谈,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等提升办案质效。同时,依法向涉案3家行贿企业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开展自查整改。

此外,针对辖区推出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数智港、健康科创园等招商载体的现状,该院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将风险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与区金融科技局、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会签《关于加强专业支撑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意见》,先后设立金融检察工作站、金融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金盾·护侨”检察联络点,组建8个专门团队挂钩联系27家福州市龙头企业,先后上门走访44次,全面了解企业法律需求、提供法治咨询服务。

锻造护企“金盾”,挽回企业经济利益损失

台江区集聚金融业资源禀赋,落地银行和金融总部29家,汇聚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1022家。立足台江金融总部经济特色,该院创新打造“海西金盾”检察品牌,打好“检察护企”组合拳,护航金融机构资产,保障民营企业产权免受侵害。

2022年4月,某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到该院寻求帮助,申请对“代理退保‘黑产’”监督立案。其反映,部分代理退保人以“维权”为话术,通过恶意投诉勒索退保金。仅福建4家保险公司就损失至少1.2亿元。

为最大限度打击此类现象,挽回保险公司损失,2022年以来,该院创新运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建立了保险行业代理退保“黑产”监督模型,深挖敲诈勒索线索,向相关部门移送线索11条,监督立案2件。同时,针对易被“黑产”侵蚀的企业管理漏洞,该院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份,并派员为全省保险公司授课,促进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降低资产损失风险。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更多法治呵护。该院坚持司法办案和企业发展并重的司法理念,全面监督保障企业合法财产权益,以法治“力度”提升护企“温度”。通过出台《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检察院追赃挽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依法介入启动追赃工作,做好财产保全,推动全链条资金追溯。今年1月至4月,该院共帮企业追赃挽损1924万元,有力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以检察实践打响“共富金融”城区样板。

(武思远)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