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理解二锅头酒?最近肚松与不少同仁反复讨论。其实酒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从二锅头酒的酿造技艺入手,讲述二锅头酒的滋味特点和品质优势。这是二锅头酒物质属性的品质根基和风味来源。但要更深一层了解二锅头酒,还需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其诞生、传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以了解它的技艺何以形成,滋味偏好何以产生。最近,肚松读到一首金元诗人王恽的诗,就给了我新的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肚松咪酒 | 二锅头酒的根是什么?脉是什么?

雉堞蜿蜒隐块城,刚忠于此殁天兵。

千年英气如生在,草木风前动战声。

这是一首战场凭吊怀古诗,吊唁的是抗蒙金将王子明,在顺义牛栏山与蒙古铁骑鏖战的故事。因为包括今天顺义在内的幽云地区,历史上长期是铁马冰河的北方边塞之地。从北宋的刘敞,到这位金元诗人王恽,写到顺州,也就是今天的顺义,自带一种慷慨悲凉的边塞诗风。

所以,以它的地理位置,以它的人文环境,酝酿出刚毅猛烈的烧酒,其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又何况烧酒的蒸馏技术,是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而彼时金元的政治中心,也正是在北方。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顺义也仍然是京北重要的军事要冲,而牛栏山镇也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军用驿站。明朝诗人林熙春,有一首《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二·次顺义》:

顺州冯翊拱朝阳,西望神京百里长。

牛洞北蟠云水润,龙泉南峙寺烟翔。

河从白马关粮运,镇自黄花控虏防。

最是近来徵派急,不堪云锦牣天房。

这首诗讲的,就是皇帝东巡,经过顺义牛栏山的场景。“河从白马关粮运,镇自黄花控虏防”,说明牛栏山作为京北军事驿站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存在。

我们说,一方风土酿成一方美酒,在幽云地区酿成的二锅头酒,它一定会带上北方铁马冰河的历史基因。所以它的味道,应该是刚毅、浓烈、雄浑的。但这是它的前世,还不能称之为二锅头酒,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烧酒、烧酌、白乾等。而在北京建都以后,当烧酒端上了贵族的酒桌,烧酒的酿造技艺,便又有了一次次的优化提升,因为贵族讲究生活品质,酿酒技师便优中取优、在蒸馏取酒的时候,掐头去尾取当间,于是定型成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二锅头酒。

那么我们回头再来看二锅头酒的文化属性,铁马冰河的幽云历史,是二锅头酒的根;而讲究品味的贵族生活,是二锅头酒的脉。这就是一杯酒里的山河岁月、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