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光:巴南高铁是川东北革命老区的振兴之路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摄影 周彬

6月27日,巴南高铁全线通车。148公里线路穿越仪陇、巴中等川陕革命老区,将成为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的便捷通道,对完善成渝地区城际铁路网、促进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巴南高铁的开通,将怎样推动沿线巴中、南充的发展?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铁开通

将沿线“红色”和“绿色”基因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巴南高铁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起自巴中东站,向西经巴中市经开区、巴州区、恩阳区,南充市仪陇县、南部县、蓬安县、顺庆区,接入南充北站。

在陈光看来,巴南高铁同时具备“红色”和“绿色”两种鲜明的色彩。“红色”是指它穿越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串联起朱德故里、张思德纪念馆等人文景观;“绿色”是指沿线生态环境优良,集合了光雾山、恩阳古镇、米仓山等自然风景。

不难看出,巴南高铁沿线自然、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无奈秦岭横亘、巴山阻隔,让“望山跑马死”的交通窘境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现实难题。

“我第一次去巴中用了七八个小时吧。”陈光说。如今,巴南高铁通车,巴中到成都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到2个多小时。待未来成达万高铁通车后,巴中、南充到成都、重庆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也将助推当地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被更多人知晓,进而带动两座城市经济发展,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铁连线成网

带动川东北走向振兴之路

在四川五区共兴区域发展战略中,川东北经济区是东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然而,相对闭塞的交通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出行,也成为货物流通、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陈光看来,巴南高铁的通车或许可以成为川东北走向振兴的新起点。

他解释,未来巴南高铁将与成达万高铁构成川东北地区的铁路网络,进而推动巴中、南充成为川东北的货物运输区域枢纽。货运畅达后,自然会为各种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更多的利好指日可待。

“随着高铁联网,川东北与重庆、成都两个特大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将拉近,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周边更多城市融入国家战略来说,意义重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