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人不要说假话,说假话不仅显示出你的品德不好,而且心特别累。假话是编出来的,这次这么说了,下次就得想着上次怎么编的,一不留神就忘了当初怎么说的了,会露馅,很尴尬。

比如说,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同事问:“你爸是干嘛的呀?”

他爸是镇上的一个小办事员,可他怕丢人,就说假话,说他父亲是省税务局的。

过了半年,另一个同事问:“你爸在哪工作啊?”他忘了上次怎么说的了,张口就说是县支行的行长。旁边那位同事就听出问题来了:“上次他可不是这么说的啊,这个人瞎话连篇,品德不好,假话张口就来,不可信任。”真是祸从口出,一句随口的谎言使自己的人品受到了质疑。

说假话不好,但说真话的时候也要三思而行,也不能张嘴就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是说真话也要考虑环境和时机。

当然了,在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咱们要毫不犹豫地要说真话办实事,不能言不由衷,顾左右而言他。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些个人内心的想法,虽然百分之百是真话、大实话,也不能张嘴就说,不计后果,搞不好就会给自己惹麻烦。

比如,单位年底搞年终总评,领导述职后让大家提意见,要求大家要不顾情面,敢于说真话。

这时候你可别当真。别人都提一些“多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说话注意态度讲究工作方法”之类不痛不痒的意见。你却开口就说了大实话:

“领导,我觉得您在工作中经常搞特殊化,个人利益太重,年终奖金您自己拿那么多,我们真正干活的人却那么少,我觉得不合理。”

真话确实是真话,可一下子就摸了老虎屁股喽,领导可能当时没有发作,但事后十有八九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总而言之,第一不要说假话,第二说真话也要三思而行,看情况、看场合、看对象、看效果。对方值得信任就跟他说真话。对方不值得信任,则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