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全国高校广东招生2024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公益咨询会”深圳专场举行

6月26日,广东高考放榜次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支持、广东新快报社主办的“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全国高校广东招生2024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公益咨询会”深圳专场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举行。作为新快报六地市联动的“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系列高招会之一,同日举行的还有揭阳专场。接下来,汕头、河源两地高招会将分别于6月27日、28日与考生家长见面。本次活动得到了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本次高招会吸引了全国逾百所高校参加,其中985高校约20所。进场参与咨询活动的学生和家热情高涨,现场交流气氛火爆。主办方代表广东新快报社编委、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表示,为帮助考生和家长更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新快报积极统筹,联动揭阳、汕头、河源、湛江等地主流媒体,在广州、深圳等六个城市举办“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全国普通高校2024广东招生志愿填报现场公益咨询会巡展”系列活动。“新快报秉承服务考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此次高招会汇集近百所高校的力量,在深圳这片人才培育沃土,为高考家庭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高效制定更明确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顺利迈向心仪的学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一站式”完成心仪学府线下咨询

“580分能上你们学校什么专业?”“你们学校今年在广东招多少人?”“今年计算机专业在广东会扩招吗?”……昨日9时30分,育才中学校园内已热闹非凡,作为广东高考放榜后的首场线下高招会,考生和家长带着“新鲜出炉”的高考分数前来咨询,提供更有针对性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各高校展位,很快被考生和家长围得严严实实。

在温州肯恩大学的摊位前,高三学生家长王女士谈到,孩子只想选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我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比较强调个人能力,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很多小组训练对孩子个人的成长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就很有帮助,我们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追求985、211的知名大学,更看重学校的培养模式。”她表示,通过此次高招会的咨询,让她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打算再多看几家学校,多方对比选择最适合孩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天气炎热,但是会场内大家都热情高涨,随处可见手拿多所学校招生资料或翻阅《阳光高考》特刊的考生。“今天活动规模很大,现场来了像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这样全国一流的学校,面对面交流机会真的很难得。”一位高三考生表示,通过咨询,他“一站式”了解了多个意向学校的信息,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心仪学校,“目前对天津大学最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放榜后,“阳光高考赢向未来”深圳专场高招会人气火爆,现场不少考生家长在高校展位间驻足咨询,收集招生简章。

[招生宣讲]

热门高校送上报考权威“锦囊”

在高招会现场,除了内容丰富的展位外,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理工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八所学校还进行了线下招生宣讲,亮出各自招生特色,为有意报考的考生送上权威“锦囊”。新快报对宣讲全程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

多少分可以报中大?中山大学深圳招生组老师、博士生导师李聪端在宣讲中建议,物理类省排16000名内,历史类省排2500名内,有机会冲进中山大学,鼓励把中大填报“冲”的位置;物理类省排9000名内,历史类省排1800名内,有很大希望被录取,考生可积极填报,并把中大专业组放在前边。据李聪端介绍,中大招生计划持续增加,专业组设置进一步优化,全国招生规模7755人,保持稳定略有增长(不含港澳台),广东省招生计划三年累计增加40人。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海云在宣讲中提到,深圳大学2024年招生总计划约7000人,招生专业84个,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今年学校将新增4个院士班高考招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土木工程 (国际工程创新班) 、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另外,深大今年开办卓越班14个,卓越班开展本研贯通培养,毕业国内推免率可达30%。“非常推荐高分考生报读深大这些特色班。”黄海云说。

华南农业大学深圳招生组副组长梁耀明在宣讲中表示,广东省历史类排名7000以内的考生,华农96%的专业任选,排位7000至1万的考生按学科兴趣选择专业组,排位1万-1.5万的考生录取机会大。物理类排名3万以内也是96%的专业任选,排位4万-6万,录取机会大。志愿填报方面,他建议考生,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来合理安排梯度,其中服从调剂非常重要。

广东财经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5962人,比去年增加300多人。其中广东省招生计划5686人,广东省外招生计划276人。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慧霞介绍,该校本科招生专业共58个,按学科类别共设置20个招生专业组。另外,2024年起广财调整两校区就读模式,学校所有专业“大四”均在广州校区就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多便利。张慧霞建议物理类广东省排位85000以内、历史类广东省排位23000以内的考生大胆填报,把广财相关专业组往前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商学院2024总招生计划6763人,招生专业及方向61个。该校招生办主任谢秋燕介绍,该校今年普通类(历史)的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办学合并为中外合作国际联合培养专业,普通类(物理)普通类专业拆分为普通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她建议,本科线上30分以上大胆填报广商201或者204、205专业组,线上20分以上大胆填报该校203或者208中英双语创新班专业组。

广东科技学院今年计划面向广东、湖北等15省区招生,拟招收普通高考本科生7750人,招生专业47个,较去年新增1个。该校招办科长杨舒媛介绍,学校开设两个“3+1”本硕贯通培养项目,英语专业与美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工商管理专业与英国邓迪大学合作。2023年,该校本科批录取历史最低排位96998,物理最低排位222218,考生可参考去年数据来填报。

广州理工学院2024年广东省内本科招生计划6779人,省外招生计划221人。新增智能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网络与新媒体4个专业。关于录取分数,招生办老师杨晓东称,去年广东省本科录取分数线历史433分,该校录取最低分为442,物理类本科分数线439,该校录取最低分为456。

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杰出教授李金艳介绍,深理工今年在粤招生120人,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该校将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培养具备科研创新精神和商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物理类预计排名18000名的考生可报考。省内物理前6000名可进入院士班,由全职院士担任导师,本科期间至少1次受资助境外交流,毕业时可授予院士班荣誉。

[公益讲座]

专家为考生解读广东志愿填报“机遇”

深圳市生涯规划与发展协会副会长郭丹锐为现场的家长和考生进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公益讲座。

郭丹锐首先罗列了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如过度依赖去年同专业排位,忽略专业组内专业变动、选科要求变动、招生人数变动等其他关键因素;既想保专业又想保学校,不选择“服从调剂”,导致退档;志愿填报没有科学的“梯度”,导致滑档;错误理解“征集志愿”,认为退档、滑档后,仍有机会,导致损失高分,以及有的考生明知不符合招生要求,仍选择填报,投档后遭遇退档等情况,希望能帮助考生“避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郭丹锐分析了选科对志愿填报的影响。他指出,2023年物理组不限选科的本科学位有16.5万个,2024年只有5.9万个。今年要求物化选科的学位有13万个,去年仅有15362个。因此,物理组去年排位参考意义有所下降,需要十分谨慎填报。

此外,中医学类、数字媒体技术类、金融工程专业不再接受历史组招生,历史组学生计划读医只能选择护理学、助产学、药事管理(均要求化学、生物至少选一门),历史组可选颁发理学士或工学士学位专业,如建筑学、智能建筑与建造、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他预测:历史组传统名校竞争更大,因招生名额减少,排位要求略上升;历史组非传统名校参考去年排位,依然能有较好指导性意义。

活动现场,每个高考家庭免费领取一份由广东新快报社编印的《阳光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特刊。该特刊汇聚了包括全国在粤招生高校录取数据、广东高校一览表、在粤招生高校招生信息、高考录取规则解析、招生政策变化等全方位、多维度的高考招生资讯,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和专业提供参考。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 娟 徐绍娜 邓善雯 见习记者 陈钰涵 实习生 杨文倩 黎邦国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