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智慧公安”构建“全域平安”承德双桥公安科技赋能构建新型警务体系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 本报通讯员 杜京京

“呼叫指挥中心,走失的小孩已找到,交给家属了。”

“收到,请恢复巡逻。”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正在避暑山庄丽正门前巡逻的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双桥分局民警包嘉林遇到群众焦急求助,自己和6岁的女儿在检票时被人流挤散了。

包嘉林询问了小孩的衣着及体貌特征,和同事分两路在丽正门周边开展搜索,同时将情况报告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调度另外几组巡逻警力分区域进行搜索,并依托公安可视化应用系统,通过民辅警佩戴的5G执法记录仪对搜索情况进行现场跟进、统筹研判,实时调整搜寻路线,不一会儿,民警就找到了走失的小女孩。

针对夏季游客激增、矛盾纠纷量和警力需求量暴涨的实际情况,双桥分局主动与文旅、交通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依托各大警务系统平台,随时接受群众求助,快速查找走失人员、遗失物品,为游客和辖区群众提供高效警务服务。

据介绍,近年来,双桥分局紧跟现代警务发展新趋势,围绕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不断强化数据支撑、科技赋能,积极构建“立体感知+智能掌控+整体防范”的新型警务体系,以“智慧公安”构建“全域平安”。

双桥分局升级安防系统,实现对辖区所有点位全覆盖,治安情况动态感知。今年以来通过数据解析、视频研判,共抓获各类网上逃犯26名,抓获涉电诈、涉盗窃等违法犯罪嫌疑人30名,破案62起。

“您好,这里是双桥公安分局民意智感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每天,在双桥分局一楼的智感中心,这样暖心的话都在重复。

民意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是否满意的温度计、度量衡,双桥分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改革为牵引,依托“开门评警”系列工作机制,构建扫码评警、平台评警、舆论评警、信访评警“四评”体系,全方位感知群众所想所盼。通过收集和分析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公众需求,优化警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共接收局长信箱来信114件,扫码评警14291条,通过靶向纠治,倒逼能力提升和问题整改,民辅警规范执法意识、舆情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显著增强。

“‘智慧公安’建设,依托的就是全域感知系统,这也是提升区域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双桥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范宝中说,该分局将继续加大对全域感知系统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警务工作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周宵鹏 杜京京)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