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彭博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政府正在准备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新的关税,以使加拿大与美国和欧盟采取的行动“保持一致”。不过报道称,因为担心中国“报复”,特鲁多采取了谨慎的行动。报道中提及,特鲁多同一天告诉记者,上一周召开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上,七国就中国进行了“重要对话”。加拿大财政部长克里斯蒂亚·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的发言人表示,加拿大正在“积极考虑采取下一步措施来应对中国所谓的供应过剩”,但没有说明是否正在准备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在拜登政府的施压下,欧盟也妥协了,宣布对中国电车加征最高38.1%的临时关税。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果中国不重拳出击,其他国家也会有样学样。

事实上,部分国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据美媒报道,在汽车工业团体的游说下,特鲁多政府正准备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新关税,以使得加拿大与美欧的步伐保持一致。如果说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忠实小弟,其行动尚在意料之内,那泰国的反应就出乎意料之外了。

泰国作为东南亚重要经济体,其态度同样受到关注。虽然目前还未有明确政策出台,但有消息称泰国可能会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这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电动车在亚洲市场的布局,促使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步伐。中国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强国内市场建设,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

作为东南亚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泰国对于电动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自然是垂涎三尺。但泰国的考虑更加复杂,它既要维护与中国的良好贸易关系,又想借机推动本国电动车产业的升级。泰国的跟风,更像是 在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而面对这一连串的“电车税”风波,中国的态度显得既坚定又灵活。中国首先强调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中国还采取了“枪打出头鸟”的策略,对率先发起“电车税”的国家给予适当的回应。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宝马的CEO齐普策第一个跳出来,公开反对这一政策,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齐普策的反对并非没有理由。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是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宝马全球销量中有三分之一是卖给了中国市场。

如果欧洲真要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必然会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到时候宝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严重下滑。这对宝马来说,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尽管风暴在肆虐,但遇强则强。当幕后黑手企图用“电车税”这个武器来对中国的电动车行业进行“围攻”,中国慧眼识机,采取了坚定而又灵活的策略以应对此次的“电车税”风暴。首先中国强调,如果有人想通过挑起贸易战来限制中国电动车的发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中国首先会站在亮剑顶端,强调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表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就表明中国的立场:你要开打,我们不会缴械投降,国际规则大家都要遵守。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也没闲着。巴西市场的销量激增,印尼也发了出口许可证,这都是中国应对国际挑战,寻找新机会的明证。中国的电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市场,这不仅减轻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也提高了竞争力。再说了,即使欧盟加了关税,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还是摆在那里。到头来,这些高额关税的代价,欧洲消费者自己扛,这是谁都不想要的结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巴西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4个月,中国对巴西乘用车出口增长372.4%,总额达7.62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电动汽车在巴西市场表现更为亮眼——2024年前4个月,中国电动汽车在巴西的销量达4.8万辆,为去年同期的8倍;中国电动汽车占巴西进口电动汽车总量的36.2%。目前,电动汽车已成为中国对巴西出口的第四大主要产品。巴西电动汽车协会报告显示,比亚迪、奇瑞、长城跻身2023年巴西畅销电动汽车品牌。

试想一下,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价格上涨,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无疑对中国电动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短期内,中国电车可能会面临销量下滑的压力,甚至是一些国际市场的失去。但是,这个挑战却暗藏着商机。相信那些为多一分绿色出行带来的清新空气而选择电动车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会像想象的那么高。而当这样的消费者逐渐增多,中国电动车在市场中的地位将越发稳固。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为发展蓄力。

对于欧洲一些豪华车品牌而言,比如奔驰、宝马,中国本来就是他们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过高的关税势必会增加他们生产链成本。再者说,对于欧洲消费者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物美价廉,关税升高、价格提高,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降低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消费意愿,牺牲了消费者的福利。

美欧的这一举动,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动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窗口。诸如泰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有望通过吸引中资电动车企业投资建厂,快速提升自身电动车产业链的成熟度。美欧对华征收电车税,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这一事件不仅考验着全球电动车产业的韧性,也为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新的变量。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将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这么搞,说白了就是保护主义作祟。可这年头,谁还能真正做到自给自足?你不买我的,我还不卖给你呢!中国电车在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可是卖得热火朝天。欧洲市场重要,但也不是非你不可。

说到底,这事儿闹得,谁也别想讨好。欧盟想保护自家产业,结果可能是把自己的消费者推向了中国品牌的怀抱。中国电车厂商损失了一部分市场,但也因此开拓了新的蓝海。最后输的,可能是那些被高价产品折磨的欧洲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