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最近小火了一把。有人把他的一番话,截屏转发,并概括为“一个五口之家月收入4000元就足够了”,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个言论,网友们或哑然失笑,或愤然开喷。

有人分析4000元在城市养活五口人的可能性,得出结论:即使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小城市,一个月4000元要养活五口人,也显得捉襟见肘。

有人嘲讽许善达“何不食肉糜”,认为他身居高位,收入丰厚,生活优越,对普通家庭的经济状况缺乏深入了解。

有人质疑官员如此脱离实际,让人担心各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口之家月入4000就够了”是断章取义

在深入讨论任何问题之前,都应该先搞清楚基本事实。我们来看看许善达究竟是怎么说的。

我找到了网传文字的视频片段,逐字照录如下:

“······只要一个家庭有一个人稳定就业,工商业就业,这个家庭就消除贫困了。城镇以上的,打工的,或者做生意的,不管你是开大公司还是做小买卖,反正是工业、商业,你要就业了,他的收入已经消除了贫困。因为他们有一个统计数字啊,就是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是4000多块钱一个月,如果他要能稳定就业,一年就是5万块,家庭人口平均是五个人,那一个人就1万块,1万块就消除了贫困。一个省委书记曾经讲过这个话,他说我当省委书记的时候,我最关注的就是有没有那些农民的家庭里头连一个工商就业都没有的,我认为这些家庭是最困难的。”

这段话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截掉了前面的部分。但就凭被截取的部分,其实传递的信息量,已经足够对网传“断章取义版”证伪了。

把许善达的口语表达,转换成书面语言,他想说的应该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城镇工商业就业,月收入4000元以上,整个家庭就脱贫了。

显然,许善达是在谈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而且针对的是农村家庭。他说的月入4000养一家五口,是特指农村脱贫标准,既不是现在农村人均收支水平,也不是小康标准,更不是城市标准。

如果见到一张图就情绪激动,不去求证核实,不去考虑语境,还自作聪明地用“善意传达”来嘲讽别人,恐怕回旋镖扎中的是自己。

网络时代,信息过载,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尤为重要。毕竟,互联网上捏造、剪裁、歪曲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个别自媒体为了流量,“人血馒头”照吃不误。建议部分网友,出现热点,别急着下结论,“让子弹飞一会儿”;同时,换位思考,包容多样性,尽量让网络舆论场更加理性平和。

脱贫的巨大成就与致富的巨大挑战

而部分网友的情绪躁动,除了受断章取义误导,还反映出对真实中国的全面国情缺乏了解。

在当今,4000元对于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来说,可能确实不够一个家庭体面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广大的中国全局,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小镇,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4000元的月收入对于一个五口之家来说,已经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可能买不起名牌,吃不了大餐,也拍不了海外风光片。但是,他们可以吃饱穿暖,孩子有学上,生病可以治。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巨大成就。

许多网友不知道的是,2015年,全国有近亿人口的家庭人均年收入2300元左右。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020年5月28日,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中说到一组数字,“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这段话当时也在网络上引发强烈的关注。媒体评价说,这体现了总理对民生问题清醒判断和充分重视。

经过全国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中国在2020年底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近亿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这是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巨大成就。

近亿脱贫人口中,大多数的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6000元,超过中央确定的绝对贫困标准:家庭人均年收入4000元。

在全面脱贫之后,脱贫人口中人均年收入水平偏低的群体,想要进一步走向致富之路,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人口年收入分为四类: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前三个是市场化收入,第四项是政府财政补贴收入。不同地区的脱贫人口年收入中各类比例不同。有些家庭如果不计转移性收入,还达不到人均年收入4000元。

解决这部分人口收入偏低的问题,依靠财产性收入很难。土地流转费在贫困地区只有百元数量级/亩。经营性收入靠种承包地或者养鸡养猪也很难,唯一的出路是到工商业就业。

如果这数以千万计的脱贫人口,每家有一个人稳定工商就业,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就可以实现人均年收入一万元,超过绝对贫困标准一倍以上。

以上应该就是许善达为脱贫人口算账的背景和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2年开始,农民工开始出现“返乡趋势”,逆转了“外出趋势”。近年部分企业外迁、关闭,许多农民工想找一个稳定的工商业就业岗位并不容易。对他们来说,家庭人均年收入一万元是很理想的收入水平了。

对月入4000元的认知和评价,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体现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的现状。脱贫已见成效,致富仍然任重道远。真正计较起来,脱离实际的不是许善达,而是部分头脑发热的网友。(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润峰,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