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6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获得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第一次辩论资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定于当地时间6月27日主持第一次辩论。CNN公布了经两位候选人同意的辩论规则。两位候选人的麦克风将在整个辩论期间静音,除非轮到候选人发言。根据规则,主持人还将能够“使用他们所掌握的所有工具来限制时间,并确保文明的讨论”。与以往辩论不同,本次辩论不会有演播室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前近日,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面临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性武装冲突的风险。据报道,特朗普在底特律向支持者发表演讲时说:“我们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拯救我们的国家,因为它已陷入灾难。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切实存在。”报道称,特朗普承诺,如果他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将停止对乌克兰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无休止”打款。报道称,特朗普一再声称,倘若自己返回白宫,就能停止俄乌冲突。

其实,也确实如特朗普所说,拜登在任上干的最大的两件事就是:支持俄乌冲突、支持巴以冲突。特朗普指责拜登让美国的“犯罪失控”,欧洲陷入混乱,中东正在“爆炸”。6月2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则指出:拜登不愿为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负责。言下之意,拜登没有挑起“三战”,柯比指出,美国并不寻求与俄罗斯和其他核大国发生军事冲突。

6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再次宣布了一项可能惠及几十万人的移民政策。在这项政策的影响之下,很多非法移民将有望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不过至少有望增加在美滞留的时间。拜登宣布的这一新政策很快就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引发了轩然大波。特朗普公开表示,如果自己能够重新获得执掌白宫的机会,那么他将在上任第一天就废除拜登宣布的这项法令,以求挽回这项法令对美国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拜登与特朗普之所以能够成为总统候选人,正是因为民主党与共和党实在找不出其他有竞争力的人选进行角逐,即使有比较年轻的人选,但目前美国政治已经陷入泥潭中,党派显然也不会将这些机会给年轻人。因此,无论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还是拜登的“国际主义结盟”政策,归根结底反映的都是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党派利益,并不完全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也让美国的选民们深深感到沮丧。

然而,在最后关头,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提出寻求广泛提高进口关税,特别是对中国商品,以弥补为家庭减税。6月13日,特朗普时隔三年重回国会山,又扬言要全面提高关税以取代所得税。对此,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前特朗普拟议的关税将增加消费者成本,并给美国企业带来压力,“据我理解,这些真的是全面关税,将影响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和我们所有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国会山与共和党议员和商界领袖会面,这是他自2021年1月6日以来首次重返该地区,当时时任总统的特朗普因煽动暴力暴徒冲进国会大厦,暂时停止了总统权力的和平移交,遭到众议院弹劾。而目前,全国和各州的多项民调都显示,在这场势均力敌的竞选中特朗普领先拜登。众议院共和党人也表态“非常支持”特朗普及其想法。此前曾批评特朗普的大多数共和党人现在都已公开支持他,特朗普此次重返国会山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个政治上的圆满或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采取了无差别攻击的方式,不管与美国是什么关系,都会砸下关税大棒。拜登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特朗普的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变本加厉,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必然会沿着这个道路走下去。特朗普敢于承诺给美国富豪减税,就是因为他找到了找补的方式,通过对外加税进行弥补。这意味着国内减税幅度越大,对外加税的措施就会越激进。

同时,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在一篇文章中为特朗普出“馊主意”称,特朗普若能重新入主白宫,应切断与中国所有经济联系,并恢复核武器试验。这一言论在社交平台引起一些专家和网民的抨击与嘲讽。报道称,奥布莱恩是在即将于《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上述所谓“建议”。奥布莱恩在文章中声称,“当中国试图削弱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时,华盛顿应该‘以牙还牙’”,并主张“华盛顿应该寻求将其经济与中国经济‘脱钩’”。

虽然特朗普竞选团队并没有就这一篇预测文章做出正面回应,但可以确定的是,奥布莱恩作为曾经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以及未来依旧有可能在特朗普政府内部担任高官,奥布莱恩的这一建言还是有其代表性的,至少不说全部采纳相关建议,但部分采纳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前不久,特朗党内初选阶段就曾公开表示,若他能继续就任,将会第一时间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增加60%甚至更高的关税。

当前美国最大的政治献金来源、票仓基础仍然是资本家群体,美国企业在中国有利益,即使近年来贸易额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这一数字仍然超过6000亿美元。有企业靠倒卖中国商品获利,大部分企业使用中国供应链的产品获利,脱钩相当于砸了这些人的饭碗。美媒提到,如果中美贸易衰落相当于让美国失去超过200万个工作岗位。正是如此拜登不敢太激进,而是主张和中国“一步一步来”,预计中美的脱钩趋势至少要20年才能稳定。

但是,要知道,中美经济关系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中国是美国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而美国的技术和资本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这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岂是一句“脱钩”就能轻易割舍的?再说了,“脱钩”的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美国媒体自己就爆料过,对华出口为美国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遍布各行各业,要是真的一刀切了,那美国国内肯定先不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基于中美贸易如此深化,短时间内达成这一点不现实,且会触犯到很多人的利益。虽然拜登政府已经在策划供应链进行转移,并“多元化”采购其他国家的商品,但中美仍然有利益在,这不是一个总统的任期内就可以脱离的事实。奥布莱恩充当之前白宫出谋划策的人士,能提出这种激进策略已经非常“疯狂”了,也凸显了一批共和党人对破坏中美贸易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