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在没有外来声音时,仍然感觉到的声响。即使健康的耳朵偶然也会有耳鸣,例如在很安静的环境感到耳朵嗡嗡作响,或是偶然地数秒钟的耳鸣,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若耳鸣持续五分钟以上,或引起不安,就应认真处理。

根据资料显示,每五个成人当中就有一个曾经历不同程度的耳鸣,只有5%受耳鸣困扰。儿童及青少年约有13%感觉到耳鸣,有2~3%受耳鸣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情况会触发耳鸣

心理因素

受到意外事件等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可触发耳鸣,压抑、忧郁、情绪波动、过分忧虑等心理障碍均可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可使患者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精神因素与耳鸣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轻松、愉快等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缓解耳鸣。

噪声

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发生耳鸣者会增多,接触噪声的时间延长,耳鸣发生率增加。爆震性声创伤或者长期接触响度很高的声音,也可引起耳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噪声可加重原有的耳鸣,却也有使耳鸣减轻或缓解的,或促发另一种耳鸣声与原有的耳鸣声混合。

女性月经期或妊娠期

月经期、妊娠期妇女中少部分人觉耳鸣加重。

体位

大部分患者卧位比立位时耳鸣加重,但有相反。临床上还可见到有的仅在头部向一侧运动、低头或身体做某种扭转时,才出现耳鸣。

疲劳

疲劳可使耳鸣加重。

饮食及烟酒

食用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可引起或加重耳鸣;某些食物过敏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致耳鸣;减肥食品可使耳鸣症状加重,但也有少数可使耳鸣缓解;饮用浓茶、含咖啡因的饮料、饮酒均可加重耳鸣。此外,过度吸烟也会引起或加重耳鸣。

在影响耳鸣的心理因素中,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耳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则加重耳鸣。

如何预防耳鸣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①病因复杂,有些容易发现,有些则不易诊断。病因不清,则治疗难以奏效;

②耳鸣作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即使治愈了原发病,耳鸣也难以消除。

预防耳鸣,关键在于减少导致耳鸣的疾病的发生。

01避免噪声污染

突然的巨大声响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所以高危人群尤要注意噪声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不要长时间、大音量的使用随身听耳机。

02

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易使耳鸣加重。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03

避免熬夜

熬夜过多,容易诱发各类身体问题,合理作息才能让劳累一天的身体得到缓解和休整。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提醒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可导致耳鸣的发生。更年期综合征也可引起耳鸣,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严重。这时应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