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吴玉丽

近日,山丹县老军乡万亩中药材基地的600亩芍药迎来盛花期,一株株芍药或含苞,或盛开,粉红花冠点缀在绿叶之中,美不胜收。在当地种植户眼中,这些盛开的芍药都是一朵朵“致富花”,花季时不仅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花赏景,进入成熟季,根部还可以用来入药,产出的种子可以用来播种,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清新脱俗、芳香怡人的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就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种植历史悠久。2020年,山丹县老军乡立足乡情实际,引进神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丰城村、孙庄村土地,种植中药材,打造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

“芍药不仅有颜值,更有经济价值,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90元左右,每亩芍药的收入在3万元左右。”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文成说。

据了解,山丹县神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万亩,涉及芍药、甘草、黄芪等十余个品种,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种植模式,充分激活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老军乡丰城村村民李强告诉笔者:“目前,家里的土地已经全部流转出去了,我平时在药材基地就近务工,从事锄草、施肥、打药、收割等农活,每天收入在100元以上。”

“目前有30多名村民在我们的合作社务工,主要从事田间管理工作,等到中药材收获的时候,我们的用工量会更大。”赵文成介绍道,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着力“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1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并成功打造了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同时,还建成了中药材仓储加工车间以及仓储中药材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