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绛红泪

桃花过后李花零,风雨黄昏垂柳青。

拈得一支绛红泪,遣君来赠路人丁。

“桃花过后李花零”这句诗以桃花和李花为象征,描绘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短暂。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其盛开后李花接着开放,但随后李花也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风雨黄昏垂柳青”这句通过描绘风雨中的黄昏和垂柳,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风雨交加,黄昏时分,垂柳依旧青翠,但周围的环境却显得萧瑟而冷清。这种环境描写与首句中的花开花落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感伤和凄美的画面。

“拈得一支绛红泪,遣君来赠路人丁”,“绛红泪”是这首诗的关键词,它寓意着深深的悲伤和哀愁。在这里,绛红泪可能是指像红豆一样鲜红的泪水,或者是用红色染过的泪水,象征着深沉的情感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诗人拈取这“一支绛红泪”,赠予路人丁,这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也是希望这份情感能被他人理解和共鸣。通过赠送“绛红泪”,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接受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他人情感上的关心和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赋窗梅

了无诗句赋窗梅,惟有春愁月下堆。

疏影幽然香冷落,冰心何用荐空杯。

首句“了无诗句赋窗梅”,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面对窗边的梅花,竟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来描绘它的美。这种表达方式既突出了梅花的非凡之处,也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次句“惟有春愁月下堆”,诗人转而写自己的心情。在月光的映照下,窗边的梅花引发了诗人的春愁。这里的“春愁”既指对春天逝去、梅花凋零的惋惜,也包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疏影幽然香冷落”,诗人具体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香气。梅花的枝条稀疏,影子在月光下显得幽静而深远。而梅花的香气却有些冷落,这既是因为夜晚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一句“冰心一片荐空杯”,诗人以“冰心”来比喻梅花的纯洁和高雅,同时也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一片冰心寄托在空杯之中,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坚持和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白头人

黄昏日下旧风尘,春患荣枯几度新。

莫笑芳菲随逝水,红花偏爱白头人。

首句“黄昏日下旧风尘”,诗人以黄昏和日落的景象为背景,描绘出一位白头人站在时光的尽头,回首过去的岁月。“旧风尘”指的是过往的经历和往事,带着岁月的痕迹和沧桑感。

次句“春患荣枯几度新”,诗人通过四季的更迭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春去秋来,岁月如梭,生命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然而,对于白头人来说,这种更迭和变化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体验,而是充满了回忆和感慨。

第三句“莫笑芳菲一倾盖”,诗人用“芳菲”来指代青春和美好,用“随逝水”来比喻它们的短暂和无常。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嘲笑青春和美好的短暂,因为它们虽然短暂,但却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最后一句“红花偏爱白头人”,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和点睛之笔。这里的“红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和热情,而“白头人”则代表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白头人的赞美和敬仰,认为他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磨砺,但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美好和热情,这是非常难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红纸伞

才将风雨洗青苔,一树杏花湮梦开。

小巷深深红纸伞,湔裙人自画中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面:雨后的春日,小巷深处,一位撑着红纸伞的女子款款走来,宛如从画中走出。

首句“才将风雨洗青苔”,描绘了雨后的小巷,雨水洗净了青苔,使得小巷更显清新与宁静。这里的“才”字用得极为巧妙,不仅表示雨刚刚停歇,还暗示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美丽场景。

次句“一树杏花映梦开”,则通过杏花的绽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梦境。杏花的洁白与娇艳,与雨后的清新空气相互映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接下来的“小巷深深红纸伞”,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小巷深深”为背景,用“红纸伞”作为焦点,描绘出了一个幽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红纸伞在雨中摇曳,与小巷的古老和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最后一句“湔裙人似画中来”,则是将画面中的女子与画中的景象相互融合。这里的“湔裙人”指的是那位撑着红纸伞的女子,她的裙子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仿佛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诗人用“似画中来”来形容她,既表达了她的美丽和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