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人到中年,就必须要警惕的一种疾病。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被脑梗“盯上”,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01、高温天气户外卖西瓜,突发急性脑梗

53岁的袁叔,是一位卖瓜的商贩。

夏季气温高,袁叔在户外售卖西瓜,忘了及时补充水分。

工作一天后,他突然发生言语不清,左下肢无力的情况,被紧急送入医院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院开启绿色通道,急诊CT排除出血后,为他行经皮静脉溶栓术。

溶栓后,袁叔的情况明显好转。

可术后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袁叔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随时有再次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

于是,袁叔又接受了介入治疗,做了大脑中动脉取栓手术,好在有惊无险,手术过程顺利,血管顺利再通。

02、只因跑步后一个举动,男子突发脑梗死

50多岁的王先生,觉得天气闷热难耐,想运动运动,出出汗,于是出门去跑步,跑完后大汗淋漓。

一回家,就开着空调休息,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醒来后发现,一侧身体不利索了,左手左脚不听使唤,腿像灌了铅似的拖不动,手连手机都拿不住!

一开始,王先生以为是睡觉姿势不当导致,结果休息了许久,症状反而加重,整个左半身发麻,左手左腿完全抬不起来了,讲话也含糊不清

家人见状,惊慌失措,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经头颅CT、验血等检查,确诊王先生得了脑梗死。立即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后,王先生的症状逐渐好转。

医生分析,王先生的中风,与大量出汗,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加上环境温度骤然降低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01

脑梗不止易发于冬季,夏季也需警惕

很多人都认为冬天才是脑梗多发季节,但从前文袁叔和王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夏季也易发生脑梗

高温天气下,人体为降低体温而扩张皮肤血管,导致皮下血液循环量需求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夏季频繁出汗造成体液大量流失,若未能及时且充分补充水分,血液便会变得浓稠。

血液量的减少和流速的减缓,加上一些患者,因熬夜观看电视或使用手机而感到疲劳,以及空调冷风引起的血管收缩,这些因素叠加,可能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

因此,圈圈在此提醒大家,夏天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机率可一点也不小。

尤其是老年朋友,夏季炎热,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别过分贪凉,以免血压波动发生脑血管意外。

当然,中青年也不可掉以轻心。长期熬夜、抽烟、酗酒、高糖高脂饮食等坏习惯,都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引发脑梗,年轻人应改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做好这5件事,有效预防脑梗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其中,脑梗是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位疾病。

所以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一定要严防脑梗。

1、戒烟戒酒

想要预防脑梗,烟酒的戒除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能直接损伤血管内膜,造成血栓形成,从而诱发脑梗。

长期饮酒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房颤、颈动脉斑块,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血管堵塞的概率加大,诱发脑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健康饮食

少吃加工肉制品、动物内脏、以及过油过咸的食物,冰激凌、奶茶等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也要尽量远离。

日常饮食建议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 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规律作息

现代人长期晚睡,生活习惯差,再加上持续疲劳焦虑,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容易通过应激、脂代谢紊乱、神经兴奋等途径引发脑梗塞。

建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 。

4、积极运动

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各项机能,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糖,有效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规律运动能使脑梗的发生率下降40%,建议每天保持30-60分钟运动,太极拳、快走、游泳等都是比较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方法。

5、保持良好心态

斤斤计较、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等会使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增加2.2倍。

建议学会调节心情,乐观生活。当怀疑存在心理问题时,应该到神经内科或心理科寻求专科医师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梗后遗症严重,致残率高,危害性大,学会科学预防脑梗十分重要。

当身体出现舌根发硬,语言障碍、剧烈头痛、突然眼前发黑、眩晕、视物不清、嘴歪脸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小心是脑梗的预警信号。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识别施救越早,康复概率越大!

如发生脑梗死,请第一时间拨打120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

【1】好好地突然就手麻腿麻,杭州64岁大妈这个病,最近高发!浙大一院.2021.1.18

【2】卖瓜一天后为何突发急性脑梗?炎炎夏日这个寻常习惯是重要诱因!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2022.7.14

每天给大家分享不同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识

希望公众号帮过更多人,救更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