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过去了,当年在工地上收到大学通知书的搬砖男孩,后来怎样了

2016年8月,在西北甘肃通渭县的一处工地上,当天许多工人正和往常一样,进行着紧张的工作。不过就在此时,一名少年突然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他欣喜若狂,手中拿着一张彩色的纸张,高兴地喊道:“我走出去了!我走出大山了!”

后来,工友们才得知,这名19岁的小伙子名叫魏凯伦,他以620的高分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当地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工地上竟然出现这样一位高学历人才,实在令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那么年纪轻轻的魏凯伦为了考上大学,他耗费了哪些努力呢?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去工地搬砖呢?在大学里他的生活又过得怎么样呢?如今已经毕业的他,又去向了何方呢?

贫困山区的娃

小伙魏凯伦生于1997年的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芦滩村,他所在的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而这个村庄则是贫困县中最穷的地点。这个山村处于群山之中,道路泥泞难行,村里人进城都要费好大的周折,条件相当落后。

正因为如此恶劣的条件,造成当地的许多年轻人要么离家去外地打工,或者就是在家里安心务农。也曾有一小部分学生去想着完成学业,但是由于交通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落后,大多数都上到一半就辍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山区环境

魏凯伦和他们相比,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他的家人,对他上学的这件事一直是全力无条件的支持,她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魏凯伦的父亲是个地道的老农,过去他曾经在部队当过几年兵,退伍后回到了家乡,为人淳朴善良,踏实能干;母亲廉红霞也是个勤俭的女人,平日里除了照顾丈夫孩子以外,还要负责下地种田。

1997年,当魏凯伦刚出生的时候,全家人给他寄予了厚望,魏凯伦从小就能感受到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急切的心愿!在他的童年,陪伴她的不是蛋糕、玩具,而是无穷无尽的黄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山区环境

作为家中的长子,魏凯伦的出生也给了父亲很大的压力。为了能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环境,魏凯伦父亲在村里包了20亩地,靠种地养家糊口。

包的地虽然很多,但做农民的收入还是不太可观,而且随后的几年中,魏凯伦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相继出生,给了家里更大的压力,父亲最后决定把田地交给妻子,自己选择外出打工。

他和几个同乡一起去了新疆阿克苏,留在那里打工,一干就是多年,工作得相当辛苦!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因此魏凯伦的童年时光,和父亲相处的时间非常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而且更为艰苦的是,由于父亲远走新疆,家里的活全部交给了母亲干,年仅七岁的魏凯伦实在看不下母亲那操劳的身影,从此学起了做饭,照顾弟弟妹妹。

当时的他刚上小学,和学校里其他的孩子不同,魏凯伦显得更加成熟,他好像一个小大人一般,照顾着家里的弟弟妹妹,在学校和其他同学关系也不错。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魏凯伦却很争气。因为母亲廉红霞经常会叮嘱他,让他好好读书,并且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看着父母的身影,魏凯伦也发誓不争馒头争口气,一定要做出点成绩去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学霸养成记

为了学习,魏凯伦抱着很大的决心与信念,他每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会和母亲一起起床,给弟弟妹妹做好饭,然后背上书包去上学,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达教室。

老师对此也看在眼里,经常夸赞他:“魏凯伦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同龄的小孩没有如他一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只有他能做到!”

母亲廉红霞听说了老师的夸赞以后也心里暖暖的,她给丈夫写信时也会顺便提到儿子的成绩,让丈夫在外面一切放心!每次丈夫看完信件,就会觉得自己在外受的苦,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学堂

魏凯伦父亲每当到了过年,就会给儿子带来奖励,这样既给孩子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又会让儿子觉得努力就会有收获。而且由于他的部队经历,因此他也会经常和儿子讨论部队的故事。

小小的魏凯伦,在父亲的熏陶下,也渐渐对部队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对军人的概念都是源自于父亲。父亲常说:“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恪尽职守,他们是最帅的人,也是最威风的人!”

父亲这无意间的话语,已经给魏凯伦小小的心灵撒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投身部队,为国家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2010年,魏凯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初中。由于初中离着村子特别远,因此在父亲回家以后,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当做交通工具。

此后的三年时间,魏凯伦都是凭借这辆自行车去上的学。通往村外的路都还是泥巴路,一旦下雨,真的是泥泞难行!车轮经常陷进泥巴里面!还有的时候,当地刮起大风来,掀起的黄土简直伸手不见五指!

即使是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在这三年的时间内,魏凯伦依旧风雨无阻,依然保持着不迟到的好习惯,他每天一早到了教室,有时候教室门都没开,他就会耐心的坐在教室外读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时间一长,老师就把教室钥匙交给了魏凯伦保管;对魏凯伦而言,这是个光荣的任务,每天为同学们开门,让他觉得很开心。即使是自己生病,他也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职责!在无形中,他在以军人的标准要求着自己。

在学校里,魏凯伦表现优异,他总会耐心地给别的同学讲解题目,经常和老师讨论问题,善于发问。正所谓天道酬勤,在他这样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下,魏凯伦逐渐成为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一。

2013年,魏凯伦不出预料地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开启了又一段的学习旅程。县重点中学离家更远,魏凯伦不得不选择住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中学

当时魏凯伦一想到母亲日渐弯曲的腰,他就会觉得心疼不已!甚至不想去继续读书。

好在廉红霞懂得儿子的心意,她看出魏凯伦对自己还有弟弟妹妹的担心,于是在晚饭的时候,劝说儿子放下这些顾虑,去放手一搏,考个好成绩出来!

弟弟妹妹也相当懂事,他们都表示,会照顾好母亲,让哥哥好好念书。魏凯伦大为感动,他知道自己的肩膀上,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全家人的重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莘莘学子

带着这种重托,魏凯伦变得更加努力,高中的他依旧保持着早起的好习惯,他善于总结,对学过的知识查缺补漏,对没学的知识提前预习,在班里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同学们对他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纷纷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学霸!

住在学校宿舍里,魏凯伦也不会和其他的小伙伴一样闲聊,他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里,要求自己每天背单词。

他的高中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宿舍到教室,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其他时间哪里都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地小孩

不过只要放了寒暑假,魏凯伦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和母亲在家里的地里,扛着锄头,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只要他在家里,他就想多分担一些母亲肩上的压力!

这种努力很快就收到了回报,2016年,魏凯伦参加了高考,不久后成绩出炉,他考了620分的高分!在高中都是前几名的成绩!不过在选填志愿时,在却有些纠结。

工地上的大学生

他心心念念的是考上军校,意向学校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可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最优秀的军校之一,也是我国军方唯一的双一流大学,相当于军校中的清华、北大,要求的分数线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防科技大学

魏凯伦害怕自己滑档,犹豫不决。但是这时,父亲给了他坚定的支持,希望儿子能够放手一搏,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留遗憾!于是他第一志愿就写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魏凯伦此前就了解到,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长沙。首先学费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还有长沙的消费水平,远高于甘肃山村,他害怕家人的负担更重。

最后魏凯伦思来想去,决定去县城的工地搬砖,他早就听说搬砖给的钱不少,所以才会做出这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当魏凯伦来到工地以后,工地包工头还以为是个没学上的小孩,因此也没有多问。为了多赚一些钱,魏凯伦干活也很努力,在工地上来回奔波。

不少工友看到以后,都笑着说道:“这娃还挺勤奋!年轻人就是有力气啊!”

不知不觉之间,魏凯伦就在工地度过了整整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内,他的皮肤都被晒黑,手上磨出了不少老茧,胳膊还练出来了肌肉。

就在八月的一天,村主任突然找上了工地,当时包工头一听是来找魏凯伦的,他还觉得很费解,以为是家里有什么事,于是就把魏凯伦叫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录取通知书

结果村主任还带着一位邮递员,不等邮递员开口,村主任就抢先说道:“你小子可太出息了!厉害啊,小凯伦!”说的魏凯伦一阵蒙。

随后邮递员才满脸笑意地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新鲜的录取通知书!魏凯伦看到以后,双手颤抖地接过了这份录取通知书,打开以后发现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国防科技大学!

魏凯伦的梦想在此刻成真了!他激动地大喊大叫,村主任和快递员都跟着乐开了花,村主任说道:“咱们村那么多年了,你还是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还是那么好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录取通知书

魏凯伦感谢了村主任和快递员,在送走他们以后,又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工地,一路上蹦蹦跳跳,欣喜若狂。几个工友看到以后,都觉得很奇怪:这工地活够累了,咋还那么有精力。

于是大家也都好奇地上前问他是什么事,让他如此高兴。魏凯伦说:“我考上了,我考上国防科技大学了!”

大家一听,纷纷围住魏凯伦,包工头听见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在工地上还能见到大学生,还是个高学历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魏凯伦考上国防科技大学的事很快就从工地传了出去,许多工友以他为例子,给自家的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向魏凯伦看齐!通渭县政府也迅速闻风上门,他们都要来慰问一下这个高材生。

魏凯伦父亲远在新疆,在听说这件事后请了一个长假,特意赶了回来,他准备和儿子一起去趟湖南,一起上学!

2016年8月底,魏凯伦在工地赚了一笔学费,随后辞掉了工作。在去学校之前,他站在山顶对大山喊道:“山!山!我走出去了!”这一幕被当地记者记录下来,并且发到了网上,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工地高材生一炮而红,网友们纷纷送去了祝福与期待!带着大家的期待,魏凯伦和父亲去往了湖南长沙,开始了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忙

到了长沙以后,长沙当地的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格外吸引父子俩的注意,在老家,他们从没看到过这些景象。但是眼前的一切不能迷惑魏凯伦的双眼,他们很快就赶往了学校内。

学校里的学长学姐热情相应,让魏凯伦放下了心中的陌生感,这里的学生很多都穿着军装,颇有军队的感觉。魏凯伦的父亲在此刻,也仿佛回忆起了当年!

魏凯伦考上的是步兵指挥专业,在他进入学校安定下来以后,父亲也离开了学校。从此魏凯伦正式开启了大学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不同于其他院校,他是实行着严格的标准,以军队的要求要求学生,这让魏凯伦颇为不适。魏凯伦刚开始在学校内,除了起得足够早外,毫无其他的长处。

他此前以为自己是山里来的,能吃苦,可到了学校才发现,其他人更能吃苦!每天他要和同学们站着军姿,练习跑步,锻炼体能,但每次他的成绩都不尽人意。

面对这些情况,魏凯伦急于改变。有一次在跑步比赛中,魏凯伦玩命的冲刺,最后却是倒数第一名,这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但是受到打击岂会就此不前,魏凯伦开始努力,因为他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他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他多人的目光,不能让他们感到失望!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魏凯伦每天起来就回去锻炼体能,在一次次的摔打与锤炼中,魏凯伦的成绩得到了提高。

此外,魏凯伦虽然在体能等项目不及别人,可是学习成绩还是相当优异的,他平时的闲暇时间,全都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着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2019年7月,魏凯伦以专业第二的成绩分流到南昌陆军步兵学院继续深造,在这里,他依旧表现得出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军人!

献身边疆为国

2020年6月,魏凯伦以全系第二的成绩顺利毕业,由于他表现优异,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地点,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可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军人保家卫国,恪尽职守。”

于是魏凯伦修书一封,他写下了申请书,要求把自己调到新疆边境去,那里不光有自己的父亲,更是祖国的边陲!在那里需要他这种军人,为国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请书

在她和领导谈话时,也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说道:“我是从边远山区的农村,来到大城市上学的学生,之所以要到新疆去,是因为我敢于吃苦,我的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且我知道成功没有捷径,我要从基层做起!”

学校领导非常敬佩他的勇气,鼓励他要在那里好好干!魏凯伦在2020年如愿去往了新疆工作。网友们在得知这件事后,也在网上留言道:“你为梦想而努力的样子,真帅!”

到了新疆以后,那里的气候、风土人情与内地相去甚远,不过好在他早就从父亲那里有所耳闻,并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此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由于他是指挥专业的高材生,因此被安排当排长,战友们面对这位年纪轻轻的排长,都戏称他为“励志排长”,他非常喜欢自己这个外号,也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平日的他与大家和睦相处,虽然他是领导,不过他吃住都和战士们在一块。

初当排长的他对这个身份极其不适应,因此在刚来到边疆以后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说他曾下错了口令,还有一次安排乱了工作顺序,闹出了一件乌龙事件。

这些小错误有的时候会让战士们忍俊不禁,魏凯伦也会尴尬一笑,不过人都是一点一滴,慢慢学习进步的,魏凯伦也不例外,他把自己做错的事记在心里,同样的错误绝不会再犯两次!即使是遇到难题,也会和领导、战友,一起商量着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如今的他已经能很好的处理工作失误,日常的训练也绝不会缺席,和战士们没事就会进行体能训练。虽然他是提笔杆的书生,但是训练起来,一点也不输给其他战士。

对他来说,跑个五公里根本不是问题,更别提其他的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跑等项目了!

为了活跃排里的气氛,他还和战士们组织了不少联谊活动,和大家打成一片,相处得其乐融融。在这些过程中,魏凯伦已经逐渐成为了军队骨干,他所在的单位多次被评上优秀,他本人也受到了多次表彰,成为一颗明日之星,他也将会在这个岗位上,散发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凯伦

家人对他的优秀表现也是大加赞赏,他成为了弟弟妹妹口中的榜样,更成为当地的一位名人!村里人都为有这样一位小伙,而感到自豪!

甘肃小伙魏凯伦,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与勤奋,走出了大山,一步步地走向了人生巅峰!虽然环境条件落后,但他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回报生活;虽然出身贫苦,却能够克服艰难,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这种励志故事令人感动!

我们也相信,魏凯伦凭借着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将为我国的边防事业添砖加瓦,也能够在西部边陲,做出一番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