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靖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设计图样,把一卷灯带精确裁剪成小段,并使用极细的漆包线进行连接……在光电技术项目现场,来自广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陈骏安(见图,本报记者沈靖然摄)和其他7名参赛选手紧张地操作着。灯带被安装在特制的亚克力板上后,陈骏安紧接着对控制器进行编程。两天的比赛里,选手们要在规定时间内,用光电元器件“绘”出一幅规定的图案。

从灯具、手机显示屏,到光纤通信、城市灯光控制,光电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只要涉及光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就是光电技术的应用。”陈骏安说。

光电技术相关操作对细节的要求格外高,在日常学习训练中,选手需要细细琢磨每一个环节与动作,要沉得住气。“比如粘灯带,有时就要控制在毫米级,整个灯带粘出来,才能形成完美的图案。”陈骏安说,“由于比赛时间长、任务重,一刻不能松懈,保持注意力成为日常训练的重点之一。”

陈骏安还把赛级标准带到课堂上,“高要求才能推动学生不断思考,从而迸发出新的灵感。”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骏安,选择进入职业院校教书源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向往。“我在农村长大,是许多好老师让我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陈骏安说,“我愿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比赛是陈骏安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紧张之余更多是兴奋。“能和国际选手一起交流,这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陈骏安说,“在赛前的技术交流会上,我们轮换着演示,通过技能分享提升本领,大家都十分投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