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波随笔

陶艺界的薰衣草女王

陈海波

是的,这周的公众号,还是想从“以慈化瓷”说起,关于它的台前幕后,实在有太多想要说、值得说的了。譬如,尤其想要感谢台湾艺术家黄玉英,正是在她的积极协调联络下,今年邀请了20多位台湾优秀陶艺家和他们的27件作品来到上海,共襄新一届“以慈化瓷”的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请黄玉英作为本届以慈化瓷开幕上台湾艺术家代表进行发言,她起先婉拒了,认为这一“重任”应当交由德高望重的林振龙老师。殊不知,林振龙老师亦专程发来简讯推荐她,“台湾艺术家都是玉英代为邀请的,也是‘以慈化瓷’活动一直以来的参与者、见证者与灵魂人物。”另外,这两位谦逊的艺术家还都提到,希望在这次“以慈化瓷”论坛中给更多台湾年轻陶艺家机会以发表他们的新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黄玉英的发言让很多人觉得感动。她说,“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宝藏,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陶瓷艺术是能够打破地理和政治的隔阂,将人们的心灵连接在一起。透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我们能够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次交流展的举办,不仅为两岸陶瓷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心得的机会,也彰显了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没想到的是,她提到疫情期间我致电她关于陶艺家们近况和疫苗接种情况的事,一瞬间,当时许多往事浮现,更觉感慨万千。与许多台湾陶艺家的相识其实都是从以慈化瓷开始的,多年来,互相的关心、关切早已不限于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而是时刻记挂在心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言最后,她请到场的所有台湾艺术家们全体起立并向活动致以感谢,并表达了所有人将作品留赠宁国禅寺的意愿。虽然发言只是短短3分钟,但这3分钟里,有10年的回忆、期待,这份厚重的感情也化作一种让人感动的仪式感,让我以及所有陪伴以慈化瓷走过10年的人,深深沉浸在联结此岸与彼岸的心意中,这种触及心灵的文化交流与交往,真是十足珍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让我又想起2016年以慈化瓷走进台湾时,在她陪同下,参观高雄佛光山寺的那个清晨。佛光山寺很大且格外干净,每隔一段路,就能偶遇义工,他们有的清理落叶、有的浇撒花树。当时我们一行人沿着上坡路往观景台走,见到一片菩提叶正好从树上落下,没有迟疑地,黄玉英蹲下身,拾起了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以为,这是她的一个好习惯,顺手帮忙为寺里做清洁。两天后,黄玉英给我带来一件精美茶碗,我竟在碗中再次见到了那片菩提落叶。不同的是,那时的它已在窑火与艺术家的天作配合下获得新生,并将那个清晨的珍贵记忆化为触手可及的永恒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玉英的木叶天目作品十分受欢迎,但要在手掌方寸大小的茶盘、茶碗上持续创出点新意,显然不是易事。她近8年来持续钻研,几乎是每天一窑在做实验,快速累积经验。她钻研如何在浅色釉上呈现木叶纹、她探索将树叶垂直烧于作品立面的立叶技法、她挑战木叶与绞胎技法的碰撞,为了烧出更完整的木叶姿态,将木叶的细微纹路展现得更清楚,有时甚至耗费几个月才烧出屈指可数的满意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人缘的她曾收获了朋友们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树叶,纽约中央公园的、日本早稻田的、加拿大多伦多的枫叶等等。黄玉英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片叶子,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呈现。”她无比认真地对待这些树叶,更常常挑战自己,与自己较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最近一年来说,去年夏天看到她烧出了以青瓷为底、红绿相间的樱花木叶茶盏。前几个月很高兴又看到她巧思后的新尝试——通常木叶天目以黑色天目釉作为底釉,叶子呈金黄色,而这次她烧出了底釉呈虎斑金黄色,叶子与底釉的颜色展现反转效果的作品,使整个画面增添更多变化。此外,最近我亦看到她的一件双构树木叶天目盘又获选为两家知名酒店签署友好交流备忘录的交换礼物。一片树叶、一件茶碗,仅仅两个元素的组合,就把叶子的生命延长出了永恒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玉英的燻烧作品,亦是很值得品味。她曾在台湾吴让农教授与周立伦老师共同指导下,研究“铝箔包覆坯体燻烧技法”,花了2年时间实验,用自己的方法将可以燻黑的材料、各种氧化物及水溶性化合物让坯体燻烧后,产生出图案及色彩的变化,再把黑陶及彩陶的特色结合起来。早期,正是燻烧作品的参赛为她赢得许多奖项,以及包括获得台北美术馆、莺歌陶瓷博物馆、日本常滑、爱尔兰博物馆等的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燻烧作品很费时费工,有时同一件作品要反覆烧4次以上,所以作品数量不多,通常只有个展时才会展出。2023年,“新瓷New China——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新加坡特展”时,她的参展《海洋世界之悠游自在》便是一件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显现出对传统燻烧陶艺界限的打破。在作品之上,色彩丰富,图案变化多端,并加上了纯金水的点缀,时尚、靓丽、现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慈化瓷展览中,黄玉英带来的是一件薰衣草瓶。薰衣草系列,可说是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凡见过者几乎无不夸赞。不仅有是前法国LV男装设计总监都收藏的心头好,而且薰衣草系列的咖啡杯、盘、花瓶也已经销售到美国、英国、瑞士、荷兰、马来西亚、法国。2018年,我曾将她的一组薰衣草茶具带到纽约设计周进行展出,受到了许多国际设计师、艺术家的关注,足见其“陶艺界薰衣草女王”之称名副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每观赏她的薰衣草系列,面前如铺展开一幅浪漫的风情画卷,仿佛也能见到薰衣草田无垠的绝美紫色,感受到随风拂来的阵阵薰衣草香。在凝望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后,黄玉英研制出独门釉药,以一种呈色剂和特殊的曲线温度就烧出兼具光面、雾面、无光面各种质感的、含括粉紫、粉红、嫩绿、碧蓝与亮白在内的跨度极大的迷人釉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著名陶艺家的身份,黄玉英一直在台湾担任陶艺教学工作,她所在的台北成功高中常常邀请大陆陶艺家、甚至许多国际陶艺家赴台驻校创作、进行教学交流。就在这次以慈化瓷活动前的5月上旬,学校又举办了一位驻校艺术家——美国著名陶艺家Julia Feld的个展。而这次活动在前期,还有其他19个国家的36位艺术家来申请,可见成功高中在这方面已经做出的影响力。这也不禁让我们有些羡慕台湾学校对陶艺教育的重视和所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通过以慈化瓷的结缘,不仅带来两岸艺术家的交流、对话,也会让我们对中华陶瓷艺术的全盘发展有一些更深的思考。而如何让这样一场活动有更为承前启后的意义,更好的发挥影响力,从而推动两岸陶瓷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乃至于艺术与人文教育理念的种种,会是以慈化瓷日后继续关注与推进的重心。

陈海波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