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24 日,贵州省高考成绩重磅发布,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三(1)班的 49 名同学表现卓越,平均成绩高达 640 分,最高分达到 694 分,最低分也有 598 分,其中 48 名同学的高考成绩超 600 分。6 月 26 日,该班班主任段马林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由于该校是县域中学,学生们刚入学时成绩普遍一般,且大部分来自大山,是山里的孩子。这三年来,他和其他老师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不懈努力,看到如今的成绩,内心满是喜悦,“我们期望学习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前,高三(1)班班长华璨以 520 多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六盘水市第二中学,与她同期入校的学生,成绩在六盘水市并非出类拔萃。该班语文老师陈雪告诉北青报记者,二中当年招生成绩在市里仅排第四,但短短半年后便跃居第一,并一直保持到这批孩子高考。

1 班是陈雪和班主任段马林及另外四位任课老师共同搭班带的第二批学生,多年合作使他们配合默契。“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每位老师都会积极交流所发现的问题和教学方法。”陈雪表示,在老师们全力付出的同时,学生们也极为努力,“这些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假期时甚至会主动说,‘老师少放几天假,给我们两天回家看看就行’。”陈雪说道,假期里,即便没有补习安排,许多学生仍选择留在学校自习,“图书馆开放,教室也开放,只要有学生在校,我们老师就会到校。”

在高考中,1 班有一位同学以 694 分的佳绩成为六盘水市“物化生”高考状元。在同学和老师们眼中,1 班乃至整个二中能在高考中取得如此佳绩,都与她密切相关。

“她不仅自身努力学习,在她的带动下,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奋进。”华璨笑着说,按照规定,二中早操时间为 6 点 30 分,可这位同学早上 6 点就到教室自习,“我已记不清具体的起始情形,大家却不约而同地在 6 点就出现在教室。”华璨说,他们将早操前半小时的自习称为小早自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 1 班学生大多早起在教室自习,其他班的学生也按捺不住,纷纷效仿,提前到教室或校园其他地方自习和早读。“我们从未要求他们如此,无论是 1 班还是其他班,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都特别惊讶。”陈雪说,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以及良好的班级、学校氛围所产生的影响。看到孩子们这般努力,老师们也充满干劲,“我们这些任课老师差不多每天 6 点 20 就到学校,陪伴着他们一同拼搏。”陈雪说。

三年来,班主任段马林目睹了 1 班学生的努力奋进,“我们学校较为特殊,传承的学校精神深深影响了学生,他们每个人都特别能吃苦。”段马林说,整个二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大山,1 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仅来自大山,还是留守儿童,“我自己也是从农村走出的孩子,深知学习能让未来拥有更多可能。在教导他们时,我颇为严厉,但他们都能理解。”段马林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高考结束至 6 月 24 日出分前,段马林内心忐忑,“他们考完估分不太理想,我着实着急上火。”段马林说,他深知孩子们付出的努力,特别担心成绩不佳让孩子们的心血付诸东流。直到一条条报分短信传来,段马林展露笑颜,“之前估 610、620 的,出分考了 640,我激动得坐不住了,考得最好的成绩还被屏蔽了,我真是欣喜若狂。”

其他老师得知学生成绩后,纷纷从家中赶赴学校。当晚,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统计了高三(1)班和其他班的成绩,“这一届 1300 多名学生,今年一本上线率达 75%,本科率 99.5%,这是我们这所县域高中未曾预料的佳绩。”陈雪告诉北青报记者,统计完成绩后,从不沾酒的段老师在心中大石落地后,也忍不住小酌了几杯,“这三年的艰辛,我们每位老师和学生都心知肚明,好在大家的付出终有回报。”

段马林告诉北青报记者,尽管成绩已出,孩子们也考得不错,但他和其他老师仍未松懈,“我们学校许多学生的家长不懂得如何帮孩子填报志愿,作为老师,不能让孩子的努力在填报志愿环节出现差错。”从 25 日起,段马林、陈雪等老师就开始协助学生填报志愿,“我们希望学习能让孩子们的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段马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老师们的紧张忙碌,华璨和同学们已开始憧憬大学生活,“我已和好友相约,一起报考西安或者成都的大学。”华璨说,她由衷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互帮互助,“是 1 班同学们的团结以及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我们如今的成绩,大家都太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