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陕西省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贩毒案件,男子受受美剧《绝命毒师》影响,查化学文献自制冰毒并且进行贩卖,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韩某曾经就读于陕西某大学,学的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韩某本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他个人酷爱化学。

随着大学毕业,韩某也结了婚,但是后来又离了婚。

2020年10月,韩某在陕西省兴平市某村租了一间民房。原本韩某是打算研究从废旧机油里提炼汽油这个项目,但是因为美剧《绝命毒师》的影响,韩某慢慢的转换了研究目标,开始研究如何制作冰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识不够,就上网查化学文献,专业仪器买不到,就用其他的平替。韩某从零基础开始制毒,用了短短的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2021年3月制造出了甲基苯丙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冰毒,而且纯度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韩某找到混社会的表弟杜某轩,让他帮忙找销路。

2021年5月,西安市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3人吸毒,就组织警力进行了抓捕。然后顺藤摸瓜,搜集证据后抓到了数名贩毒嫌疑人,再从毒贩处得知,上线就是韩某的表弟杜某轩,并将其抓获。

西安警方在审查时杜某轩时,发现他手机里有一条短信:“货正在晾,还没干”。随后通过侦查,最终锁定了韩某制毒贩毒的整个链条。

2021年6月23日,西安警方将正准备进行毒品交易的韩某抓获,从其身上查获冰毒5小包,净重5.1194克,并在其租住民房里现场缴获制造的毒品甲基苯丙胺成品、粗制毒品共计2352.2479克,废液、废料共计4751.95克,查获制毒设备10余台、仪器10余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25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这起毒品犯罪案件,法院认定,被告人韩某贩卖、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约2487.3673克,鉴于韩某本次犯罪主观上受影视剧影响以及年轻人逞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与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职业毒贩相比,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且韩某制毒、贩毒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毒品仅在本案被告人和4名吸毒人员之间扩散,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最终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此事经由媒体的报道,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关于毒品犯罪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根据我们《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仅仅韩某出租房内搜缴的甲基苯丙胺成品、粗制毒品就共计2352.2479克,远远超过50克的范围,这还不包括已经卖出的部分,就数量来说,是极其巨大的。但是,对于是否判处死刑,既要根据毒品数量的多少,又要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韩某没有犯罪前科,制毒时间短,仅在4人之间扩散,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所以才会有最终的宣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其次,成年人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1000个读者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部影视作品,从拍摄手法,拍摄技巧,画面的精美程度,故事的叙事完整度等方面,可以来区分质量的好与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除了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之外,其中的情节或者片段也能触发人的内心,产生共情从而引发思考。但是,这些共情和思考,也需要每个人进行甄别,不是所有的情节和思想都能进行吸收。

就拿美剧《绝命毒师》来说,画面的节奏感、人物的关系冲突以及内心挣扎等等,都表现的都非常优秀,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但是,其制毒的情节和思想,无疑是违法犯罪的行为。韩某好的不学,去学坏了,实在是让人可气又可叹。

最后,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毒品不仅仅危害自己,也祸害家庭,更危害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容易滋生犯罪。吸毒危害巨大,贩毒更是不容于法。毒品犯罪,不仅仅在我国属于处于打击的状态,在国际社会也是重点整治的对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