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母作为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常常以柔弱慵懒的姿态示人,它的游动姿势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

可是这样柔软慵懒的水母,不仅不在我国好好待着,还远渡重洋,做出堵死日本核电站、干翻日本渔船的惊人举动

让人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那这究竟是遭人污蔑,还是“海洋中的美杜莎”,用外表欺骗了我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海而生”的日本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国土总面积仅有37.8万平方千米的弧形岛国。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长度绵延的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约为29.751公里。

而且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日本各地海岸线与海岸线之间各具特色且魅力十足,海洋渔业与旅游业发展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鱼文化根深蒂固,鱼常常是谚语、俳句、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素材。

此外,鱼在日本文化中也有着象征意义,如河豚被视为福气和幸运的象征等。

所以鱼在日本民众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去过日本,就会发现在日本当地有大大小小很多的海鲜市场。

街边的饭店、零售超市,也大多以海鲜为卖点。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生鱼片刺身和鳗鱼寿司饭,而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日本渔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鼎盛时期,日本大约有22万人从事渔业相关工作。

每年海产品产量约1278.4万吨,占世界渔业总产值的14%,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

渔业在日本历史悠久,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简单的渔船、与渔网等捕鱼工具。

日本渔业在相当长的历史期间,满足了民众的食物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日本建立了现代化的渔业生产体系,积极发展外海渔业,振兴沿岸渔业。

海洋不仅促进了日本渔业的发展,在日本核能能源供应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国土面积小,岛内水资源相对较少,中西部都为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电站由于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建设局限性。

通常需要靠近水源,此时日本绵延的海岸线就成了核电站选址建设的最佳地点

而且日本狭长的海岸线,也是世界冲浪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冲浪爱好者,都会前往日本享受阳光和冲浪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前水母恐成为威胁日本发展的罪魁祸首

“靠海而生”的日本因为海洋而得以迅速发展,可最近却又因为海洋而“头疼”

从2009年开始,越前水母泛滥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秋季,就会有大量越前水母聚集在日本周边海域,严重影响渔业生产。

水母相信大多数人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水母能够影响渔业生产的消息还是第一次听说。

与其他水母不同,越前水母绝对是海洋中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前水母成体之后,它的伞盖直径可以超过两米,重量可以达到200公斤

能够将海洋中非常多的资源生物通通吃掉。

而这对于靠海而生的渔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越前水母的泛滥,渔民在捕捞海产品时,不可避免的就会将它捕入网中。

体型巨大的越前水母,不仅占据了渔网的大部分空间,有时还会因为自身过于大的重量,把渔民的渔网给撑破,更有甚者还会将渔船给压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损害了渔民的利益,对渔业的生产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可是,越前水母所带来的危害还远不如此。

我们知道水母的行动能力较弱,主要靠喷水、漂浮等方式实现在水中的移动,但通常移动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电站等相关工程设备,就很容易将移动缓慢的越前水母吸入管道中。

当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管道堵塞等问题。

威胁核电站的冷却系统,这对于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是致命的。

此时核电站就不得不被迫停止运行,采取相关措施来清理掉这些水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相关报道,不止日本,在全国范围内,诸如以色列、苏格兰、瑞典、中国等多地都曾遭受核电站因水母堵塞而被迫关闭的困扰。

而且,由于越前水母的泛滥,它的活动领域也不断扩大,有时会出现在近海海域,这对游客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水母的刺细胞中含有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出现疼痛、皮肤红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会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越前水母的泛滥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严重影响了日本渔业、旅游业和能源设施的安全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前水母在日本为何如此嚣张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越前水母在日本泛滥成灾并且如此嚣张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好端端的生活在我国黄海海域的越前水母要大规模涌进日本海域。

原来这是因为受到海水暖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马暖流起源中国的黄海地区,后流经日本和朝鲜半岛,越前水母就打着这股暖流,悄悄游到日本。

而且,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的不断升高,给越前水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促使越前水母快速的生长繁殖

其次,环境污染使海域富营养化,之后海水中的氮磷超标、红藻泛滥,氧气含量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环境导致鱼类无法生存,可是水母却能够继续生存并且大量繁殖。

最后人类的过度捕捞,也是越前水母生长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

鱼类不仅以浮游生物为食,还会捕食一些小水母,而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使得水母缺少天敌,数量急剧增加。

足以见得,导致越前水母发生泛滥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使越前水母的数量愈发变得不可控制,才会在日本展现的如此嚣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母入侵引发全球关注

其实,不止在日本,水母的严重泛滥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多个国家地区

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2011年7月,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哈代拉市的奥罗特·拉宾核电站突然遭到大量水母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密密麻麻的水母直接堵塞了海水供应系统,瘫痪的冷却系统无法进行正常降温冷却,迫使该核电站采取紧急关闭措施。

同样,位于欧洲的英国苏格兰市的托尼斯核电站也遭遇了水母堵塞核电站管道的事件。

当时,大量的水母阻塞了核电站海水冷却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核电站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冷却,温度过高的话可能会发生爆炸危险

于是为了安全起见,英国不得不暂停这家唯一仍在运行的核电站。

据了解,美国、中国等国家,都曾出现过水母入侵导致核电站关闭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各国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想出各出奇招应对水母泛滥危机

一位意大利的科学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就提出来,“如果我们不能打败它们,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吃掉”?

日本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把越前水母磨成粉,然后加入到饼干、冰淇淋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丹麦的科学家,也脑洞大开,她试着把水母做成水母薯片。

我们国家也尝试将越前水母做成海蜇皮。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消费水母最多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海蜇皮,相信在我国沿海生活国民并不陌生,其实海蜇也是一种水母。

实际上不光是我们人类在捕食水母,还有一些水母的天敌,比如说海龟,也以多种水母为食。

然而光靠捕食水母,来控制泛滥成灾的越前水母无异于杯水车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真正彻底解决越前水母对人类的威胁,就要从根源入手、多措并举

首先我们要减少环境污染,进行生态修复

前文说道,海水富营养化是导致水母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海水污染和海岸开发等原因,海水中的氮磷含量超标,导致藻类泛滥,进而为水母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因此,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修复生态环境,进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达到抑制水母增长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用网具拦截、船舶打捞、超声波驱赶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水母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设立人为的栅栏,将水母围困在某一海域,来阻止水母的扩散。

总之,造成水母泛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也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措施,科学有效的控制和防止水母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人类对大自然所犯下的错误,最终都会遭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承受大自然的惩罚,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