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揭露了依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烂尾”背后的问题,涉及监管不严、责任不明等方面。为什么这样重要的工程项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起来看看中的分析和解读!

依安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烂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农村已经不再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贫困落后的地方,而是越来越有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力争让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的一个方面。

这也让很多地方的农田建设也是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农田里种植作物,是我们吃饭的根本,所以这个工程也是大有可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双鸭乡依安县也是进行了一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的投入资金就高达上千万。

可以说这样的资金投入已经不低了,但是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最终却没能够看到建设项目完成,而是直接“烂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报道,这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2019年便已经开始的,但是却在2021年才完成一期工程,项目才得以继续。

而且就算是继续下去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程设备全部被盗,整个项目一度“停工”。

不仅如此,这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出现了“没电”的问题,最终这项上千万的投入才勉强继续下去。

而就在不久前,依安县的百亩玉米种植基地里却是连电都通不上。

这可是一项上千万的工程项目,难道就连基本的电力都通不上吗?

根据相关报道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并非只是一家之言,相反,在百亩玉米种植基地里没有通电的情况在当地居民中并不鲜见。

而对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居民却也是摸不着头脑。

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管不严、责任不明

其实根据依安县党委书记韩伟文所说,在项目停工期间也曾接到过群众关于没电的投诉电话。

但是他们随后又联系了施工方、设计方等单位进行核实,但都表示并没有这方面问题。

当地当局也是在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了说明,称百亩玉米种植基地确实存在电力无法通电的问题,并且在工程开工之初就有群众反映过这个问题。

韩伟文表示此事被曝光后,在县委、县当局领导重视下,当晚就进行了紧急部署。

“第二天(7月30日)一大早就通知了供电公司领导过来,并立即组织人员全面排查施工方、设计方等责任单位。”

这些言论无疑是给人一种问题得到重视解决的错觉。

但实际上依安县农业和农村局局长李波却表示:百亩玉米种植基地通电问题在2019年10月就已经解决。

那么为何两年后还会出现没电现象呢?

据了解,在施工方被盗事件中被盗走的还有配电箱、钢筋等多处设备。

对此当地当局给出解释:当时施工方未按要求对相关设备进行保护,并未设置专门保安人员加强监管。

如此“松懈”的态度给出解释: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可以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际,相关单位层层推脱责任的态度着实让人气愤不已。

而作为最终受害者的百姓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落实监管、健全问责机制

可以说这只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很多时候极端案例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

东方大国已经提出了到2030年完成12亿亩高质量农田建设规划目标,对于东方大国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艰巨任务。

但是如果一味盲目投资、粗放式建设那么必然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社会浪费。

所以这个时候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依安县百亩玉米种植基地没电事件也正好反映出目前东方大国在这方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应该对此类事件进行严格监管和问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何去做呢?

要加强项目管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督促,并且对一些管理不善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相应问责处理。

就是要完善问责机制,很多时候出现推诿和搪塞其实就是因为问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的。

所以应该要加强对问责机制的完善,并且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让他们明白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应该具备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

再者就是要改进干部作风,当局和相关部门在处理问题时都应该秉持一颗真诚对待群众的心去做事,并且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只有真正落实好以上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动东方大国农田建设事业。

施工单位透露验收需支付高额电力安检设备费

但是对于上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来说,为什么会出现没电现象,那么是否施工单位真的存在监管不力,并且故意隐瞒没有通知当局,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呢?

央视记者此次调查发现相关部门在被问询时态度十分强硬,推诿、搪塞、避而不见,并且施工单位透露其没有通过电力安检验证来进行交付使用.

通过电话沟通,施工单位透露给央视记者,验收结束后需要支付高额费用才能正常使用电力.

虽然施工单位没有透露其具体支付多少费用,但是也从中可以看出,通过两方沟通,原本应该简单快速完成交付使用,变得难以想象.

并且在电话中,施工单位还透露,并非只有他们家有此规定,其他所有验收单位都会存在类似情况.

而对于央视记者提出是否可以拍下施工单位拒绝通电视频,施工单位表示,可以拍,但如果拍下将面临难以想象法律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强硬态度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可以说之所以会存在没电情况,从施工单位强硬态度就能看出,明明自身存在问题却推卸到他人身上,丝毫没有检讨自身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推动农田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严格监管和健全问责机制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对项目管理、完善问责机制、改进干部作风,才能更好地推动农田建设事业。对于施工单位透露的高额电力安检设备费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快来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