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上就迎来长长的暑假了,如果说假期里有什么是比补课更重要的「刚需」,那一定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件事——

有人弯道超车,有人放了个假却「废了」,根源就藏在每个人的大脑里。

人类大脑就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一样,大脑中有 860亿个神经元,数量大致相当于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数量。

大脑是最复杂和精准的信息处理器,如英国伦敦大学脑神经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智商会随着年龄出现明显变化,小学学霸并不一定会保持下去,相反在低年级表现并不出色的孩子,却会一鸣惊人。

这也正是因为孩子们的大脑随着环境和教育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发现,那些学得好走得远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刻苦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最会聪明学习的那一个。

那么,如何利用好我们的大脑呢?如何变得聪明呢?我们对大脑又有什么误解呢?

于是,我们邀请了上海三甲医院华山医院的主治医师、专门研究大脑的医学博士黄翔医生,从专业角度来科普下养出聪明大脑的攻略——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大脑雕塑师,只要照顾好我们的大脑,不仅能解决99%的焦虑,成为幸福的学霸更是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脑如此复杂,相应地,脑外科医生的工作在所有外科工作中,可以说也是最苦、最累、最具挑战性的,同是最神秘的。

黄翔就是一名资深的脑外科医生,20年从医经验,做过7000多例脑科手术,年纪轻轻已经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主治医生,颅底外科研究组副组长。

此外,他特别擅长用所有人都懂的语言做大脑的科普。提及为什么在繁忙的医生工作之外,还要花时间做科普呢?他说是因为无数患者让他意识到——

大众对大脑的认知实在是少得可怜,导致出现了诸多误解。

比如一句常见的话「我们的大脑只被开发了10%」就是错误的,从脑神经科学来看,我们的大脑已经物尽其用了。再比如「用心而不是用脑」,然而心脏只是一个器官,也得听大脑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佛和谷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用AI工具构建了脑组织3D模型,迄今为止以这种分辨率构建的人类大脑结构的最大数据集。

再比如人的智力是固定不变的,也被证实是错的。

「人的智商是由基因和环境交互左右的结果,而大脑对于智力的承载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神经细胞的数量,一个是神经细胞功能是否正常,一个就是神经细胞连接的复杂程度。」

每个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数量基本一致,这是智力的物质基础,但是神经细胞功能是否正常、活跃、连接是否丰富,则取决了大脑是否健康、大脑的营养是否充足、后天的训练是否到位。」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发育远早于胎儿成形,在胎儿第一次呼吸之前,大脑已经诞生了8个多月了。

「孩子的大脑并不是个空瓶子,不能一直往里面灌满东西。相反,孩子的大脑是个暗箱,接触到外界刺激时,才会被点亮。

注意,过度的刺激反倒不利于大脑的发育,疯狂内卷的孩子为什么会废了是有科学依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长大,大脑也开始形成和打破神经连接,直到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身体迅速成长的时期,也会经历一场关键的「二次发育」,青少年具备将自己的大脑塑造成一台告诉处理器的能力。

另一方面,主管人类行为和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一直要到成年才会成熟,也就是说决策回路仍在形成之中,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易怒、暴躁、情绪多变……

让黄翔感觉到不安的是,因为压力,孩子们的大脑因为揠苗助长地内卷有了过量的的刺激而受到了伤害: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与有很大变化,表现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还缺少几种必备的元素,导致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

「只要了解脑科学,我们会对学习、成长和生活都有一个崭新的科学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科普也让黄翔深刻意识到脑科学对于缓解教育焦虑科学育儿的重要性:

一个孩子能走多远,跟基因有关,更跟父母的认知有关系。

常有人说,家里不是富二代,我们的孩子不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了吗?孩子到了初中还没有发现潜力,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

这样的论调,早在脑科学界被证实是无稽之谈。现在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而且伴随终生,不只是在孩提时代存在。瘫痪的患者可以重新学会走路,语言损伤患者能够重新说话。

「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在白纸上写东西,每个人出生时大脑的硬件已经安装完毕,更像是在粗胚上雕塑大脑,而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大脑雕塑师。」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厉害的雕塑师,雕塑出一个更为聪明的大脑呢?

这就要提到贯穿人一生中大脑学习最关键的概念:神经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佛和谷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用AI做的脑组织3D模型,神经元(白色)和突触(蓝色)

神经元是一种神经细胞,也是大脑工作的基本单位,人脑只有约3斤重,却有860多亿个神经元,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恒心的数目。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产生意识和思想。

我们的所有体验、思考、选择、爱、创造都是大脑里神经元产生集体的「电化学风暴」的最终结果。

你是谁,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取决于你大脑中的神经元正在干什么。

每个神经元中间都有细胞核,承载着遗传物质,有多个长长的触手,叫做「突触」,与其他神经元紧密相连。无数个神经元组成了神经连接,无数个神经连接组成了神经网络。

而学习的本质并非是增加神经细胞,而是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突触的数量。

可以想象一下,人脑中有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长着超过1.5万个突触,名副其实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信息处理器。而我们大脑中数万亿个神经信号,就在这样一张庞大的神经网络上不停飞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个神经元(白色)接收信号,决定神经元是否激发。此图显示了所有可以指示其激发的突触(绿色),和所有可以指示其不激发的突触(蓝色),可以理解为神经元们在聊天:「喂老兄,这个突触你要不要增加?」

神经元还决定了学习的习惯:「用进废退」

当我们学习一项完全陌生的知识或技能时,神经元可能完全没有这一方面的连接,处于空白。但如果我们不停记忆、背诵和实践训练,神经元们很快就会达成一致,手牵手慢慢尝试新的连接。

学习越多,重复越频繁,神经元的连接就越稳定,我们掌握的就越扎实。相应地,如果对已经掌握的技能长期不训练,那么已经搭在一起的神经连接也会慢慢减弱,直到完全消失。

研究了诸多学霸不难发现,学习方法都是相似的,比如刻意练习到建立长期记忆等,习得的过程从温习、学习到复习,每一步都不能少。

「有效的学习,不是每天一遍遍刷题,而是将记忆的东西变成神经链接,形成长期记忆,在大脑里真的造出房子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神经元可以通过多达50个突触彼此极强地连接在一起。这张图片显示了一种兴奋性神经元的特写,颜色按大小排列,红色最大,蓝色最小。这些细胞的核心直径约为 15-30 微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脑的中枢神经极为复杂,随着人类对大脑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也发现了掌管不同功能、情绪、动力等的大脑分区、内分泌腺、神经递质等。

「我们对大脑的研究,也许都都比不上人类对宇宙的研究深度。我们对大脑真正的开发其实还非常遥远。」

那么,在现有的脑科学研究基础上,既然知道大脑的是可塑的,又有什么科学养育的建议呢?

大脑的结构很像一个有秩序的人类社会,一层层去下达命令,比如在我们的大脑的底部,我们鼻子对进去的地方有一个下垂的结构,这个结构只有1.5公分到2公分的大小,它的名字叫脑垂体,通过分泌激素,从上往下传递,就像是一份一份的文件上传下达,掌管人体的内分泌功能。

所以,只要照顾好孩子的大脑这个总司令,基本能解决99%的教难题和焦虑。

具体要怎么做呢?说起来真的很简单,坚持下来也真的有用,正是无数学霸家长常说的:我们真的什么也没做,就是让孩子吃好睡好学开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吃早餐很重要。

大脑的重量虽然只占身体的2%,但需要消耗的能量高达20%。人体是生物有机体,脑科学研究发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作为人体能量中的最主要来源,能让人精神一整天。

第二,睡得好很重要。

在 斯坦福研究:睡得越少越抑郁,你的孩子正背着「睡眠债务」 里,我黄翔医生就说,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在睡觉过程中,神经连接才最有机会加强。记忆的中枢在海马回,而海马回只在熟睡的时候工作,睡觉真的能长脑子。

同时,人类意志力受到大脑的前额叶来控制,夜晚持续的大量工作会消耗前额叶的能量,导致第二天白天大大降低意志力。有人熬夜后情绪失控、暴饮暴食,就是这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学霸案例都证明,知识获取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劳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狠狠砸时间

第三,提供正确的刺激。

只有在孩子主动学习,神经元才在产生连接,否则坐在桌子前看似几小时都是白费功夫。

这就需要顺应大脑的规律,激活感受到有趣和正向反馈的两种元素:

掌管短期专注的叫去甲肾上腺素,处于危急状态上会被激发出来的紧张感,所以「截止日期就是生产力」。

黄翔提醒大家,休息就要去做一些舒缓的事情,如果做一些高度紧张的事情则会分泌出更多腺素,消耗殆尽后反倒没有精力去应付学习。

掌管长期专注的是多巴胺和血清素,带来快乐和兴奋。而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

一个为了学校乐趣的‘多巴胺型’孩子,比一个为了免于被责备的紧张‘去甲肾上腺素’孩子的成绩更好,专注力更持久,也更快乐。

本文系授权 发布 , From 谷雨星球,微信号:guyujihua2021,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