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姓苟的“准爸爸”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询问,因为自己的姓氏比较特殊,从小遇到了很多尴尬。“我想给孩子改姓,可行吗?”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妇幼处回应,孩子出生后,若不随父姓或母姓,在医疗机构办理出生证时,填写第三姓氏申请表即可。(6月26日成都商报)

爸爸姓“苟”,谐音“狗”,结果在工作、生活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扰,而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也遭受这样的困扰,所以希望给孩子改姓。而不管是当地公安部门的答复,还是卫生健康局的答复,都让这个父亲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孩子在不随父姓之后可以随母姓,如果也不想随母姓,那么还可以取第三姓氏。

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让不少网友长了见识。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随父姓。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还有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也有很多子女随母姓。但是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

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起名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存在以下情况,还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2.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3.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4.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新闻中苟先生的情况,显然符合第三种情况。

这样的法律与制度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也是社会进步与包容的体现。

文丨苑广阔

图丨春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