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报》第359期 新闻时评

一家之言

20世纪中国画的“变”与“不变”

□  任军伟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与之同步,20世纪的中国画也已经进入中国绘画史或者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视野。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20世纪的中国画,早在20世纪尚未结束时即已开始。但应该明确的是,目前所开启的20世纪中国画的研究,无论是相对于先行者或者后继者,都拥有着他们不曾具备的视角或者机遇。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我们置身于新世纪之后,即能以整体性、全方位的眼光来观察、思考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历程,同时又因为去时不远而得以保存鲜活的记忆与深刻的印象,这是其他任何时期的研究者都无法同时具备的条件。当然,这对于关注20世纪中国画研究的当代学人来说就具有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而研究的前提,是认知。这种认知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泛泛了解,而是尽可能深入地晤对和体验。况且我们也知道,真正对20世纪的中国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也绝非易事,因为我们的认知里往往带有个人喜好,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研究者需要时刻警惕的。

概括地说,若要从完整意义上对20世纪的中国画有深入了解与认知,首先需要我们把握好百年中国画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的观念。

先说“变”的观念。由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经受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文化价值,基本上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迫改变了既有的根基与轨道,并且在此背景下,中国画也不得不开始百余年来求新求变的探索过程。如果不如此,中国画就没有办法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立足。所以对20世纪中国画的一切层面和形式上的尝试与探索,都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包容。而20世纪的中国画所作出来的反应是敏锐的,探索也是积极的,百余年来,对中国画的反思和创作也始终是与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保持同步的,无论是徐悲鸿写实的、现实的中国画创作,还是林风眠写意的、表现的中国画创作,都不难找寻到他们所对应的现实语境,他们及他们的追随者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仅仅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20世纪的中国画并不只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子,其发展与演进的逻辑也有自身内在的规律性,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关注20世纪中国画的研究者容易忽略的。

相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动荡激变,千百年来中国画的传统里又有不变的一面。所谓“不变”,一方面是指20世纪的中国画创造者对于中国画传统尤其是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的继承与坚守,另一方面是指20世纪的中国画创造者以及众多的参与者对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持守与践行。正因为如此,当20世纪的中国画面对社会现实层面的风起云涌、面对汹涌而来势头强劲的西方现代文明及西方绘画传统时,不仅没有迷失方向,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比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们无一不是在坚守传统中国画、传统中国文化所获得的滋养下而出现的。所以,20世纪中国画中的“不变”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研究者要时时把握的。

总体而言,20世纪的中国画因为求“变”,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因为求“不变”,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变”与“不变”的双重观念加持下,20世纪的中国画呈现出了区别于中国美术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或阶段的繁荣景象,并且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4年出版45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25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