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不少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家中,提前收到了一份神秘大礼。这份神秘大礼是学校学生工作处为部分2022-2023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子代表的家庭寄的“惊喜”。邮件包含获奖喜报、奖学金证书、学子家书,广工文创纪念品等。

“惊喜”从广州出发到达福建、河南等8个省的30个地市,6月8日,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李贺接到了家中的电话,自己的妈妈收到了一份带有自己亲笔写的信的“喜报”。

“妹妹的学习如何?爷爷奶奶身体好吗?你们的工作顺利吗?”、“离开屋企,我能把自己照顾得不错,但偶有生病还是最想回家”

“我知道这封家书会把我的心意带到你们身边。”、“妹妹的学习如何?爷爷奶奶身体好吗?你们的工作顺利吗?”、“离开屋企,我能把自己照顾得不错,但偶尔有生病还是最想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写给父母,还有同学在书信中也写给了未来的自己:“我不愿青春留下遗憾,想要再闯再探再感受。”“我会好好学习、坚持运动,去见山、见海、见四季,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赴外求学7年,感恩思念凝结成6页亲笔家书

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李贺今年即将毕业,他坦言临近毕业会和同学互相写一些寄语,但给爸爸妈妈写信是第一次。

“当时写这封信构思了很久很久,提笔之后发现自己有很多话想说。”李贺平时会在微信上和爸爸妈妈打视频电话,发信息。但是他认为这些平时沟通说的话和自己提笔写信完全不同。

李贺坦言自己的爸爸性格沉默寡言,收到信后表现得波澜不惊,但是自己还是从妹妹的口中得知父亲私下总是会忍不住地炫耀和感叹收到的这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广州读书7年了,爸爸一直没有机会来学校,妈妈也只来过一次,家长们其实也都想和孩子们交流,尤其在外地读书,家长们就会更加希望能够了解到孩子周围的一切。”

临近毕业,李贺在信里表达了希望父母到广州的想法,“我想带你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在广州、在校园里走走,与你们共赏祖国的繁荣强大,品尝南方美食佳肴,向你们展示我一直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贺和家人

书信是可以保存的有形的记忆

不少家长收到之后立刻发了朋友圈,有的家长把惊喜制作成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与网友们分享喜悦,还有的家长们也提笔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江立键的爷爷是退伍军人收到“惊喜”后,激动的爷爷奶奶手持喜报和奖状,在参战老兵合影前拍照。爷爷代表全家人为“阿键”回了书信:“只要有信心,没有爬不上的高山、游不过的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立键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立键家人回信

轻工化工学院本科生周璐的父母同样在回信中表达了对她的关心和鼓励:“我们看到了你分享的大学生活,你很棒、很优秀,是我们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贺告诉记者,经过这次写信,他也意识到了亲笔写下的文字能传递的情感厚度,“写信其实也是一种有形的回忆,就像我们微信里面聊天,有些话会觉得有些肉麻不好意思开口,可能过了一段时间,手机内存清理的时候,会被清除,但是写信就像是可以保存的有形记忆。”

潇湘晨报记者黄康睿 通讯员李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