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胡。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现在玩鞋的人变少了呢?

记得之前XCin做过一期专栏叫做【当下是不是最好的球鞋时代】其实确确实实在目前来说是百花齐放,每个品牌都有自己能够拿得出手的球鞋,都能上得了台面的实战球鞋。

要知道2017年左右那会能打的球鞋也就那么些,可能大家唠来唠去也就是那么几双好鞋,像什么HD2017FK、CE2017PK,回到现在那为什么在这么多好鞋的市场之下反而玩鞋的人变少了呢?咱们抛开价格,抛开大环境只从球鞋的角度来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认为经历过2018至2020年那一拨“炒鞋”风潮之后鞋圈是进行了洗牌的,其中退出了不少以“炒鞋”为目的的人。而不是纯粹的喜欢球鞋,当然之中跟风的一些人也都退出了。所以感觉玩球鞋的人变少了,其实本质上是球鞋不再能够成为炒作的一个目标了。自然潮水退后,留下的只是当初那群真正热爱球鞋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CCTV2财经频道

其次呢,玩鞋我认为也是分为两拨人的,一种是喜欢潮流文化球鞋文化,一种则是纯实战“科技”党。像我的话就属于后者,是因为喜欢球鞋的各种不同的配置而喜欢上球鞋的。当看到各种不同的配置之后会幻想自己穿在脚上能有怎么样的加成,会有怎么样奇妙的感受等等……而现在越来越多“公式鞋”导致这种猎奇的想法和想去冲一双体验的想法越来越少了。因为大概率脚感都差不多,实战的感受也差不多,可能也只是外观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举个例子:在21年公式鞋还没彻底铺开之前,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鞋可以推荐的?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你什么打法呢?脚型如何?预算是多少?等等……”

如今我的回答都是:“你去线下实体店铺试穿吧,喜欢的你拍个照,我告诉你是哪个款式……”

“公式鞋”确确实实能够保证大部分实战球鞋都保持一致水平,也降低了选球鞋的局限性,市面上也不会仅仅只有那么些“能打”的球鞋,从好的产品上来说这并不是坏事,也提升了整体球鞋的实用性,而不是再被称之为“工业垃圾”。可是对于喜欢实战球鞋的我们来说这就变得很无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图姆1代为什么是一双很顶的球鞋,而塔图姆2代却素然无味?在这里咱们不谈球鞋实战性能,只谈论“有趣”。因为塔图姆1前掌的镂空结构设计能够给人无限的遐想,而塔图姆2却看上去平平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这两双鞋同时摆在面前,鞋迷朋友们会更想体验哪双鞋呢?我相信一定是塔图姆1看上去更诱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公式鞋”虽然带来了产品的“优质率”但却在“有趣”的层面上让人提不起兴趣。我想这也是越来越少人玩鞋原因之一,包括越来越多的球鞋博主不知道做什么内容了。作为同是球鞋爱好者的我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创新的,不说创新吧,至少一些有趣的“点”而不是大家都呈现趋同质化。如果大家都是“公式鞋”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的产品,但是却没有可“玩”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各大品牌从之前的篮球鞋秀肌肉、秀“科技”转移到了现在的跑鞋上面呢?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