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闻名全国的“乞讨村”一一甘肃岷县小寨乡虎龙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沈阳北陵东门低矮潮湿的棚户区居住着100多个特殊居民,他们都来自甘肃省岷县小赛乡。妇女戴顶解放帽,小孩则戴着绣花的虎头帽子,这是典型的西北人特征。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上街乞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沈阳市北陵棚户区乞讨者的聚居区,乞讨者在低矮潮湿的居室内看着小电视,享受着晚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乞讨者中,孩子是乞讨的主力军。这些小孩子有的是和自己父母一起,以家庭为单位外出乞讨。而更多的则是被租来的,俨然成了乞讨“工具”。乞讨者在城市间也来回“转场”,有时,这个城市管得严了,他们就会转到另一个城市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岁的乞讨儿协助妈妈乞讨“工作”出色,多要了几十元,得到的奖励是一碗方便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乞讨的孩子或许不明白,这台彩屏带照相功能的手机就是自己长期乞讨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岁的嘎强因为讨不到钱,经常被“老板娘”在街头“修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7月,沈阳市西塔街一辆满载韩国游客的旅游车刚刚停稳,一群乞讨儿便包围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乞讨者老侯带着女儿来沈阳10个月,入账2万多元,在那个年代月入2000,算是高工资了。他办了张银行卡,自豪地说我们也是有卡一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7月12日,这天是甘肃省岷县中小学放暑假的日子。由于每到假期都会有大量的中小学生随大人外出乞讨,当地教育部门要求,在放假前的最后一课,要向学生宣讲不要出去乞讨。

2005年,在北京一个月有2000工资,那绝壁算是白领阶层了!更何况人家一年能净存了20000块呢!想当初,我那会儿的月薪才只有1799元,不管吃也不管喝,自己找地方住,上下班交通费自付~~~

自从这些报道出来以后,我对乞丐真是没有一点好感了,但凡是那种在街头唱歌卖艺,写字卖字的,我都乐意给!至少你是劳动了呀!可要是面对这种,有手有脚,带着小孩来要钱的,没有,一分我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