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02时55分,上海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并启动全市防汛防台Ⅲ级响应。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以下简称“普陀市政养护”)迅速响应。早上8时许,天空中绵绵小雨不断,记者在红柳路真南路(沪嘉高速段)看到,尽管经历了一夜降雨,相关路段并未出现积水情况,现场交通秩序井然。在桥洞下方,来自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的2名防汛应急队员正在对轻微积水进行清扫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迅速响应(普陀区融媒供图)

仇师傅告诉记者,相关工作人员自昨夜10点暴雨蓝色预警发布后便已在该点位待命,早上5点起他来接班,上岗后先清理了道路积水并和队友时刻监控积水情况。

现场,市政抢修车上除了常态化的铁锹、抽绳、扫帚等防汛工具外,车尾还拖挂了一台被称为“方舱水泵”的移动式排水单元。该设备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每小时排水量可达500立方米,电缆线配备了防水快速接头,能够满足短时间内大量积水的快速排放需求。

往年遭遇强降水时,红柳路偶尔会被“浸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普陀市政养护自今年入梅起,将移动式排水单元常态化布置在该区域并采用了“两步走”的排水方式,保障这处交通要道的日常通行。

首先,当红柳路积水达到20厘米以上时启动移动式排水单元,将道路积水向路边的深水井排放;其次,若深井内的水位过半,则使用该设备将积水通过全长约150米的地下排水管道迅速排入新槎浦河,有效避免因积水造成的交通障碍和安全风险。

该排水管道全称为红柳路积水点应急改善工程,系为了应对该薄弱点位的更新工程,于去年底竣工后于汛期前投入使用。据统计,自今年申城入梅以来,得益于更细致的防汛策略,红柳路真南路(沪嘉高速段)未出现严重积水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6月26日深夜Ⅲ级响应启动以来,普陀市政养护累计出动防台防汛巡视保障人员共计232人次,共计出动30车次。通讯员 王笛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