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水虻幼虫

一条小小的虫子,可全身都是宝,它可以吃掉比自身重几十万倍的垃圾,能被宠物吃,还能给人吃,甚至与中国牲畜饲料自给、零碳社区构建这些宏大命题息息相关。

它就是这期《发现大湾区》的主角

黑水虻méng

本期《发现大湾区》带你一起深入“虫窝”,发现宝藏虫虫的神奇奥秘吧!

可以吃的虫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水虻曲奇

虫虫曲奇大有能量

用虫子做的小零食你敢吃吗?这种形式叫做替代蛋白食品,由于黑水虻具有高蛋白质和较高的油脂,所以能够直接替代牛油和面粉。而这种做成零食的黑水虻,吃的就是需要处理掉的啤酒渣、豆渣和果渣这些干净的食品级原料,这些在传统食品工业中都是低附加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益组织项目负责人连娟

用黑水虻喂芦丁鸡

爱宠吃虫更加健康

烘干的黑水虻幼虫也可做成宠物食品,富含昆虫蛋白的宠物食品已经有科学研究表明,会令宠物更加健康。

这些黑水虻宝宝除了可以被吃,在幼虫阶段还是无情的垃圾美食“吃货”!那它们吃什么,怎么吃,在哪里吃呢?

大胃王虻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水虻幼虫

我们很能吃!

这不起眼的小虫子,可是惊人的“大胃王”,黑水虻在幼虫阶段的这八九天里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吃。由于黑水虻不会传播病菌的特性,它的幼虫被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通过人工饲养幼虫7~9天,幼虫宝宝们就可以增大4000倍,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

虻宝宝的柜子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柜养殖空间

你看到的这一排排的柜子,可不是人们取美食的外卖柜,而是位于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的黑水虻宝宝们的“食堂”,柜子里有许多嗷嗷待哺的黑水虻幼虫,等待着每天厨余美食的投喂。

整个空间可以供黑水虻们处理掉园区每天日产200公斤的厨余的量。仅仅半天时间,黑水虻幼虫们已经吃掉前一天投喂的50%以上的厨余。

这么一种独特的养殖模式就叫:

“书柜养殖”

之所以把黑水虻宝宝的“食堂”做成“书柜”,也是基于维护生态环境的考量。书柜可以将虫子生长的环境与人生活的环境隔绝开,还能通过新风管道流通互换与净味塔除味,可有效净味臭气、避免散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物科技企业创始人余广滔:城市发展有很多有机废弃物处理的问题,所以垃圾分类之后,这些湿垃圾怎样去处理,政府其实面临了很大的处理压力,那我们有一个新的技术工艺,去处理回收到这些能源。

而他所说的技术,就是利用黑水虻进行昆虫生物转化——将原本需要焚烧或填埋的有机废弃物转化成昆虫蛋白,实现社会的绿色循环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片人:龚赟

编导:窦文 胡可欣

编辑:夏梓涵